大国文娱 作者:香港大亨
第144章 千万预算
1982年5月28日,《开心鬼》的剧本经过高志森重新修改之后,重新提交给林棋过目。
因为,林棋不仅仅是这部电影的投资人,更是编剧。光是林棋担任编剧这一点,恐怕就会吸引大量的观众好奇。毕竟,像林棋这样传奇而年龄的大老板,想要不红,那是不可能的。
这部电影剧本,原本就是林棋在21世纪下载的《开心鬼》剧本。而且,剧本还经过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把一部分不太紧凑的剧情改的更加紧凑。
要知道,《开心鬼》电影开头一段的吸引力很一般,搞的就跟三流鬼片一般。但是,随着电影女主角林青青捡到朱秀才上吊自杀的绳子带回学会之后,剧情就进入了爆发期,仿佛跟开头不是一个编剧写的一般。到后来,电影里面的原创音乐,也更是给电影增加了几层质量。因此,林棋的剧本,除了剧情之外,更是附赠电影的音乐。
这已经算的经典的剧本了,再经过原编剧和导演高志森的再度打磨,虽然变动不多,但却说明高志森已经把剧本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了。
“不错!”林棋说道,“改动的几点,没有破坏剧情结构,反而还有出彩的地方。说明,你已经认真的研究过剧本了。”
“是的!林老板,剧本虽然不能说能背诵,但让我现在不看原稿重新创作,能还原原剧本七八分的剧情和台词,即使有的台词有变动,大体上的意思也是接近的。”高志森自然知道《开心鬼》是他从业以来最大的机会,如果搞咋了,今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有同等的机遇。所以,这段时间,高志森几乎是反复的拿着剧本,一遍又一遍的读,甚至自己对着镜子演各种角色和台词。
“那么,准备好了拍摄了吗?”林棋问道。
“林先生,资金到位,我们立马就进入选角和拍摄环节。”黄百鸣说道,“最好能在七月至八月上映,这样才能赶上暑期档。错过了暑期档票房肯定会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这部电影剧情本身,更迎合学生关中国,在学生放暑假期间上映最合适。”
“也就是说,不到两个月就杀青到上映?”林棋不禁皱眉,好莱坞的电影,正常情况都是需要半年以上的制作周期。而大手笔投资的大片,制作周期一般都是超过一年,有些电影甚至几年磨一剑。这种创造理念的分歧,造成了好莱坞可以更认真打磨电影,即使是卖钱的商业片,多打磨肯定也会提升质量。
《开心鬼》系列都电影虽然也上跟港片一样上快节奏,基本上一两月左右就上一部电影。之所以要这样快节奏,上因为香港电影市场都规模很小,每年几百部电影(包括***)轮番上映,在有限都电影院资源之下,只能让上座率高都电影多一些场次,正常一部港片在香港当地市场,十多天至二十多天就会下画。因为,延长上映时间虽然会增加单部电影都票房数据,但对于院线经营者而言却是得不偿失。
因为,这个年代都香港电影院,都是单厅大影院。单个电影银幕少则五六百个座位,多则数千个座位。因此,一旦某部电影都票房下滑,就影响整个电影院都上座率。
院线老板通常只给电影不到一个月都上映时间,有时候电影试映不理想,甚至会不到一周就下画。因为,绝大部分的港片,只能在在香港当地上映。一年香港电影产量几百部,但是拿到海外发行的,只有几十部。正是一因此,大部分的电影投资人,往往是以能够在香港市场回本的标准来衡量投资预算。
90年代之后,香港院线市场跟世界各地的院线市场一样,把单厅大型影院,改成了有多个放映厅的小影院组成的影城。这样可以同时多上映几种不同的影片,让观众来选择。之后,电影上映的时间才逐渐开始增加到2个月左右。因为,电影院的多厅的,某部电影扑街,实际上,对于整体的上座率影响不大。而给观众不同影片来选择,反而让院线的业绩更稳定,所以,电影下画的时间把延长。
目前,香港电影市场上水准之上的电影票房区间是在几十万元至两千多万元之间。大部分的电影剧组都没有幻想拿到500万以上的票房。所以,正常的香港电影制作预算多是低于300万元的。只有极少数卖座的导演或巨星,其片酬和票房号召力靠谱,所以,才敢于搞出制作成本500万元以上的大制作。
没错!
五百万以上的预算就已经算是大制作了,而一千万以上的预算,这个年代更是凤毛麟角。
林棋思考片刻说道:“这部电影的预算,提升到1000万港元吧。1000万元预算,其中,五成的拍摄,五成后期制作。希望,电影的质量不要让我失望!”
原本84年上映的《开心鬼》,预算才不过200万港元,虽然,整体上还是小成本电影。但却靠着剧情和演员契合,以及电影的音乐更是成为画龙点睛的手笔。但由于预算问题,它打磨还是不够的。
光是电影拍摄过程中需要消耗的电影胶片,就需要精打细算。因为,预算根本不多,不省着拍,可能胶片不足以支持到剧情全部杀青。
好莱坞电影同行拍摄一部电影即使不用特效,也比香港电影更精致一点,本质上,其拍摄所消耗的胶片就比香港同行要多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后期制作过程中,拥有大量的素材可供剪辑,提升质量的余地自然就更多了。
林棋把预算提升到1000万,演员和剧组的片酬不准备搞的太高。那么,大部分的预算将会投资到电影器材和道具的消耗。这样,电影至少不用担心胶片不够用而凑合着拍摄。
这个年代的港片,大部分的镜头,都是能凑合就凑合。马马虎虎的态度,也是影响港片质量提升的关键。
不能说香港电影人不行,只能说格局还是不够大气。而港片作为华语商业片承前启后的作用,港片的人才储备和经验,直接影响后来的国产电影的水平。
要知道,国内那些傻逼的舔欧洲电影节**的文艺片导演,水平是更烂。
因为,文艺片仅承受极少数人的检验,其获得的反馈指向特定圈子的审美,不代表人类主流的审美。
而赚钱为目的的商业片,直接承受大众市场考验,获得的反馈更多,正是因此,商业片真实的水平是远远超过小众口碑较好的文艺片。
文艺片的口碑本质上是业内互吹,比是根本就不是质量,而是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或者是圈内人脉资历。相当于是讲究血统的,有些导演是被圈内认可,那么,即使拍的是狗屎,圈内也会把其吹上天,普通提出这确实是狗屎。然后,文艺圈表示,你们逼格不够,看不懂……
明明的以屁股为倒向,不公开透明,没有比较完善的可以量化并且服众的评估系统。通过神秘和不透明,自话自说来解释什么是艺术的圈子,其评出来的作品,可以想象多半是畸形而丑陋的怪物。
普通大众觉得一些口碑高评分高的文艺片很沉闷,质量也很垃圾,别怀疑,你的观点是对的!相信自己,明明不好看,还不让人说真话。一旦有人说真话,就会被小众抱团围攻的圈子,有什么值得尊重的。
21世纪之后,港片产量锐减,国产商业片数量大增。相当大部分的因素,是因为港片市场衰落后,过去混迹香港影视行业的资深从业者,绝大部分不是以港片的名义制作电影了,而是直接就是国产片。
“预算1000万元?!”黄百鸣感觉到震惊。
要知道,新艺城现在最卖座的《最佳拍档》系列的成本,还未提升到千万元的标准化!
而《开心鬼》所用的人选,都不算的巨星。包括黄百鸣在内,他的片酬也就达到二三十万港元的标准。
“1000万港元很多吗?”林棋奇怪的问。
“……”黄百鸣等人完全给镇住了,1000万港元还不多吗?要知道,这笔钱如果不拿来投资电影,而是去做实业的话,也能建立一座雇佣几百人的工厂。
比如,80年代香港电视机大王林中翘,也不过是跟友人想办法集资1500万元,就建立了香港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工厂港华电子厂。港华电子或许在90年代已经默默无闻了,但是八十年代,颠峰时期可是年生产50万台电视机。如果这还不算惊人的话,那么……康佳呐?80年代还没有康佳,是国内为了安置从越南逃难回国安置的华侨,所以,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性集体农场。而光是极少的农田,当然没安置几十万华侨。所以,就成立了一些集体企业,给一些政策,让其自食其力,其中,就有一个后来大名鼎鼎的央企华侨城。
后世的华侨城可是占据了大量精华的土地,绝对算是土财主。但现在根本没有华侨城,只有一些华侨农场。农场土地比较少,所以,只能想办法搞工业。于是,国内就不断在香港招商引资,港华电子的林中翘就是对越反击战不久,就开始响应国家号召,到内地的投资。华侨城后来的子公司康佳电子集团的成立,港华电子就出了不少力,比如,提供技术、设备和订单,帮助几千名华侨农场的劳动力转型电视机工厂的工人。
至于,90年代港华电子之所以悄无声息,因为——电视机大王林中翘把工厂等等资产折算成股份,卖给了康佳电子。看康佳电子后来在电视机行业的地位,就可以知道当初的港华电子有多牛逼。而且,80年代年生产几十万台电视机的行业地位,是远远超过后来每年生产几百万台电视机。因为,80年代的电视机远远比21世纪要昂贵,再计入物价通胀因素,可以知道,康佳电子除了因为物价变动造成的假增长之外,真实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相对于80年代末,根本没有多少成长。
“1000万港元,真的不算什么。”林棋说道,“现在很普通的电子游戏,小成本预算是几百万,普通的电子游戏预算都是1000万起步。至于,大制作很快就要涨到1亿预算以上!”
“我们做电影的哪能跟做游戏的相比?”黄百鸣不禁有点自卑。
“不!好莱坞的电影,绝对能跟游戏相比。”林棋说道,“而我们的游戏基本上是全世界发行,类似于好莱坞。游戏的对手,也是来自于全世界。香港电影,太过于注重眼皮底下的利益,格局没有做到跟好莱坞那成程度,当然没有多少预算来做电影。不过,我有言在先,我是反对拿固定片酬的。这部电影,我给你10万固定片酬加5%的票房分账,你看如何?”
10万的片酬,当然是比黄百鸣正常的片酬行情更低。但是,电影上映之后的分账则就具备了一定的诱惑力。
所以,黄百鸣当然是同意了这个条款。本质上,这个香港的导演和演员,想要拿固定片酬容易,拿票房分账却是很难。
林棋反其道而行,采取了低片酬和高分账。对于的导演、演员在内,都不会给其很高的固定片酬,这样控制了预算成本,让更多的预算可用在影片制作本身,而不是消耗在人员的薪酬上。
之后,再用上映后的票房分账来激励剧组成员,让其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为了自身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剧组也会更加认真的制作电影。
等到这个机制成熟之后,林棋甚至准备搞导演、演员0片酬,纯票房分账机制。这样一来,更能激发电影剧组的认真态度。毕竟,0片酬机制下,如果成绩普及,分账就会惨兮兮。
像香港电这种畸形的市场,现在的成本低廉的难以想象。但在90年代,片酬水分又高的令人骂娘。由于演员的片酬高至亚洲第一,而实际上港片的市场却是急剧萎缩,而大部分演员又不愿意自降身价,投资人投一部亏一部,港片的投资也是迅速的减少。从高产时期世界第三,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产量,到21世纪最低迷时期每年香港仅有不到10部影片问世。
而产量的降低,不见得质量提升。因为,每年数百部电影的高产时期,固然烂片多,但给了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大量的锻炼机会。所以,这个年代香港电影根本不缺人才。
后来,港片产量降低之后,大部分电影行业的老资历的从业者失业转行,造成了行业人才骤降。想要凑出一个合格的剧组,难度比80年代~90年代难太多了。
第144章 千万预算
- 肉肉屋
第144章 千万预算
同类推荐:
我有一剑、
快穿之睡了反派以后、
全息游戏的情欲任务(H)、
四大名著成人版合集、
都市偷心龙抓手、
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
我被污染物狂热崇拜、
揣崽后和龙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