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和梁晗的亲事,定在十月初九,也就是那日,林噙霜被盛紘狠狠打了一顿,送到了庄子上。
随即不过四五日,就生生给病死了。
明兰大仇得报,当天晚上和卫姨母喝了个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时光荏苒,转瞬便又是七八日光阴。
秋日已去,冬日来临,天气越来越冷,原本就卧床不起的嘉佑帝,忽然病情加重,于十月十六日凌晨,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皇城内响起三十六响钟声,整个东京城的官员百姓们们,都像是被人扼住了脖子一样,钟声响起时,纷纷停下手中事儿,竖起了耳朵,仔细聆听,细细数着。
嘉佑十四年十月十六日丑时三刻。
京中所有官员,大大小小,品阶不一,尽皆从床榻之上爬了起来,顾不得眷恋不舍,急急忙忙便把手从娇妻美妾们的身体上拿开,不用人招呼,自发便聚集到了东华门外。
以韩章,钱灏几人为首的文官集团,以英国公,郑老将军几人为首的武将集团。
一左一右,分做两边,交头接耳,低语讨论不止。
为首的韩大相公等人,尽皆脸色阴沉,眸光深邃,笔直的站在最前头,正对着东华门。
宫门仍旧禁闭,宫墙之上徐徐却放下一个吊篮,吊篮落地,一身甲胄的顾二自吊篮内一跃而出,快步走来,先是对着几位大相公和老将军拱手见礼,然后才说:“诸位相公见谅,顾某已经着人去禀告皇后娘娘了,稍后就会有懿旨下来。”
眼见着顾二下了城墙,文武们就一股脑围了过来。
没有人傻乎乎的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斥责顾二,说他为何明知官家薨逝,却仍旧禁闭宫门,不叫群臣入宫觐见皇后和太子,瞻仰龙颜,送嘉佑帝最后一程。
“无妨,不过再等一会儿而已。”
韩大相公作为当朝宰辅,位高权重,乃是天子之下第一人,他都发了话,其他人自然不会再有怨言。
几个和顾二相熟的武将,当即就把顾二拉了过去,围成一圈,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皇城司的都指挥使林季荣,赫然也在其中。
自从经历过上一次逆王之乱后,皇城司虽然没有全部裁撤,却也受到了大清查。
林季荣这位昔日荣宠破隆的皇城司都指挥使,如今也难免受到几分冷遇。
未多时,宫门被从里打开,两排提着灯笼的内侍在禁军的簇拥之下鱼贯而出。
“皇后娘娘懿旨:着韩大相公,钱大相公,英国公,越国公,郑老将军,蒲老将军,大理寺徐卿正,太常寺卿、殿前司顾指使,六部尚书,以及瀚林院冯学士入宫觐见。”
“其余百官,无需再在此等候,可先行各自回家,明日一切如常,莫要怠慢了国事。”
“臣等领命!”
旋即众人便在内侍们的带领之下,鱼贯着入了攻城,其余文武群臣,陆续散去,各自归家。
盛紘和长柏也在散去的群臣之中。
自从乙巳之变后,嘉佑帝和曹皇后便长居庆寿殿。
群臣一路直行,直达紫宸殿,然后向北绕过紫宸殿,才是庆寿殿。
然此时的庆寿殿内外,内侍女官们,已然悉数跪倒在地,低声啜泣着。
“烦请诸位相公稍后片刻,咱家先去禀告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领头的内官留下这么两句话,就入了庆寿殿。
须臾之后,内官走出,引众人入内。
十余名当朝要员,齐聚在后殿寝宫,也看见了床榻之上气息全无的嘉佑帝。
曹皇后早已经哭成了泪人,如今已经成了太子的赵宗祥正在榻旁伺候着,眼中也满是泪光。
嘉佑帝已经过世,当下最要紧的事,除了处理嘉佑帝的身后事之外,还要稳定朝堂,扶太子登基继位,诸般事情,多如牛毛。
礼部和工部的尚书,一进庆寿殿,见到嘉佑帝的遗体,就立刻哭成了泪人。
众人见过曹皇后,曹皇后立马便问起了嘉佑帝的身后事给怎么处置,叫韩大相公牵头,弄个章程出来。
还特别嘱咐:“官家在世时,便留下诏书,还有口谕,若官家薨逝,叫咱们切记不可大操大办,一切从简即可,尤其不得扰民。”
最后一句,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嘉佑帝的特别叮嘱,曹皇后转述的语气也重了几分。
内侍当即捧上一卷明黄的诏书,念过之后,递给群臣传阅。
“臣等谨遵圣命!”群臣纷纷应和。
随即相互传阅,看着诏书上面的内容,那些个有些感性的臣工们,再度泪目了。
嘉佑帝自从政以来,就依仁善著称,现如今已然薨逝,却依旧惦记着不要劳民伤财,让百姓们不必为他守孝,莫要弄得天下素鎬,影响百姓们的正常生活。
至于朝中的文武官员们,拢共守个三个月也就罢了,不要影响儿女们的婚嫁,家族血脉的延续。
至于太子,嘉佑帝也特意留了旨意,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堂不可一日无主,太子替他守孝的话,以日代月即可。
守足二十七日便可。
嘉佑帝既然已经留了遗诏,朝臣们自然无需再行商议,直接依着嘉佑帝的遗命办事儿即可。
紧接着曹皇后便让韩钱两位相国暂领朝政,武将们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东京不乱即可,文臣们也各司其职,保证朝廷各处有司衙门的正常运行,不使其因嘉佑帝的逝世而停滞,从而影响到朝政的施行,有碍民生。
遗诏上头还说了,任命韩章、钱灏两位相国、还有英国公,郑老将军、蒲老将军四人为辅政大臣。
文事问韩章和钱灏,武事则问英国公、郑老将军、蒲老将军。
至于徐章和顾二,虽然屡建功勋,文武齐备,可年纪着实小了一些,阅历也远远不如这些老臣,是以便没有出现在遗诏之上。
待到众人从宫内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寅时了。
不过太常寺和礼部的官员,那可就有的忙了。
六部五寺,各有司衙门当中,礼部和太常寺平日里乃是最闲的衙门,却也清贵的紧,可一旦到了这种时候,原本闲置的衙门就成了最最忙碌的。
既要操持嘉佑帝的后事,又要准备太子的登基大典。
事情一堆接着一堆。
徐章的大理寺,还有一起负责审查逆王之案的御史台还有刑部,倒是因为嘉佑帝的过世,而清闲起来。
那些个证据确凿的,该抓的抓,改判的也都判了。
原本照着原定计划,现在该是时候仔细的清查逆王的余党了,可嘉佑帝的忽然驾崩,却打乱了大理寺和刑部御史台的所有部署。
嘉佑帝的遗旨里头虽然说了,不能因为他的过世而影响朝政,让大家都各司其职,该做什么都做什么。
可这个时候,百官尽皆要替嘉佑帝守孝,这可是国丧,天下素鎬,乃是如今朝堂之中最重要的事,哪一个不长眼的敢跳出来,立马就会有一大群御史和谏院的大夫们,用唾沫星子把他给淹死。
徐章虽然不惧这些御史言官,却也不想惹得一身骚。
而且国丧期间,依照礼法来说,就算是夫妻之间,也是不能同房的。
嘉佑帝仁善,许百姓们无需替他守孝,可朝中的官员们,照着旧例还是要守的。
只不过嘉佑帝将这个时间缩短到了三个月。
而且嘉佑帝在遗诏之中已经有了明言,他大行之后,停灵几日,便立刻下葬,无需平白耗费人力物力。
是以在嘉佑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一大清早,太子亲自扶灵,将嘉佑帝送入皇陵之中安葬。
虽然嘉佑帝早已经下了明知,无需惊动百姓,可东京城内,不论是王公贵族,世家高官,还是底层的百姓,家家素鎬,户户挂白。
一大清早,便见街道两侧,无数百姓设下路祭,携父母妻儿,全家老少,齐齐在大门前边,送嘉佑帝出城。
嘉佑帝执政的最后几年,虽然各地灾害平身,纷乱不止,兖王发动的乙巳之变,甚至险些使得江山易主,帝位旁落。
可这么一点点的瑕疵,依旧无法掩盖嘉佑帝执政三十余载为国家,为朝廷,为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
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们的生活日渐富足,与邻国交好,互通有无,边疆已有近二十年未起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呈现井喷式的蓬勃发展态势。
无数百姓,自发的出门上街,要送嘉佑帝最后一程。
最后搞得还是出动了禁军,这才维持住了秩序,没有闹出乱子来。
十一月中旬,各国使节陆续带着国书来到东京,下榻在驿馆之内。
最先到的是北方的契丹使臣,其国主耶律洪基在国书之中,深表对嘉佑帝逝世的哀悼。
紧接着便是大理这个南方小国的使臣,然后是北边的高丽,西边的吐蕃,而西夏的使臣,则是最后一个赶到东京的。
负责接待各国使臣的是鸿胪寺,鸿胪寺卿朱常友乃是庆历年间的进士,入仕已有二十余载,只比盛紘早上一届中的进士,不过成绩不错,乃是榜眼出身,为人比起盛紘还要圆滑。
第 064章 大行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丈夫下乡后[七零]、
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
梨涡(骨科产奶1v1)、
顶级暴徒、
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
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
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