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第三百零四章关于科幻

第三百零四章关于科幻

    2007年9月1号,宁远携主要演员在自家的安宁酒店进行了《时间规划局》的新片发布会。
    主演周讯、邓朝、陈昆加上刘业、张紫怡、陈明浩、胡镜、袁荃等客串得全部都到了现场。
    基本上除了主演,客串的全都是老同学。
    “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我的新片发布会,我的新电影《时间规划局》从明天开始就正式开机了,这是一个算是科幻类题材的电影...”
    这一说科幻,下面的人全都表情怪异,这科幻不会又是《人生遥控器》那种科幻喜剧吧?
    “请问宁导,是真的科幻片还是科幻类型片?”这个记者的问题,直接让宁远笑了。
    也不怪大家提出质疑,实在是国内确实没什么正在的科幻电影。
    宁远的人生遥控器这种,算是科幻喜剧片,只能算是软科幻,或者说是伪科幻。真正想好莱坞那种科幻电影,《黑客帝国》《星球大战》这种科幻,是真的没有。
    为什么没有?
    简单粗暴的回答就是:没钱!
    其实也缺技术,但有钱了很多技术能买了,所以还是没钱。太空科幻电影,国内目前还拍不出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应用。
    因为没有足够的应用,所以就没有足够的经验。
    这种经验包括整体设计、道具制作、内景搭建、特效配合、预算控制和管理等等细分环节。
    简单地说,国内没人准确地知道太空科幻电影需要花多少钱,才能拍到一个特定的效果。
    而缺乏应用的大前提,就是市场需求不明确。只要解决市场需求问题,应用啊经验啊配套体系啊什么的,国内电影人可以很快都能解决。
    但是,拍一部太空科幻电影,国内观众买账吗?能收回成本吗?
    这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概率是不能。
    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很多人都在边上观望。都知道这条路迟早得走,但没人愿意第一个冒险。因为这一步踏出去,就得烧掉数以千万的资金,甚至是更多。
    所以,恶性循环——没有明确的需求,所以缺乏足够的应用;然后导致缺乏足够的经验;而没有足够的经验,就无法实际应用,也无法证明市场需求。
    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得有人先证明这种电影能挣钱,或者起码能证明国内观众确实有对这种类型的需求。
    剩下的,就简单了。
    而目前国内,就这个票房市场,想要撑起一部大型科幻电影,那就是痴人说梦。
    《赤壁》投资还不到几千万美金,分成上下两部,都得陪钱,就不用说上亿美金的大制作了。
    “我只能说,这部电影更像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探索,而不是《星球大战》那种跟外星文明大战的电影....影片主要说的是,未来,人类的遗传基因被设定停留在25岁,不管他们活了多久,生理特征都将保持在25岁。然而到了25岁,所有人最多只能再活1年,唯一继续活下去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时间,比如工作、借贷、交易、变卖,甚至抢劫。于是时间就成了这个世界的流通货币。
    类似于银行的时间管理机构遍布全球,而时间守护者会像警察一样追踪并记录每个人所使用的时间和剩余的时间,一旦在时间银行中的存额所剩无几,就将被剥夺生命。有钱人可以长生不老,而穷人们的生存则变得很艰难,一旦手臂上的表清零,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死亡
    .......”
    随着宁远说出这个设定,所有的媒体和记者都被这个设定所吸引了。可以说这个设定很新颖,听着就有点很科幻的感觉。
    国内科幻虽然是荒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绿色。
    早就在1952年,国内就诞生了第一部科幻电影《外太空的小太阳》。
    而1986年,黄剑新导演的作品《错位》,从一个机器人替身觉醒的故事,反映出职场工作的精神压力,讽刺了某些社会现象,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这在当时绝对是算是思想风暴。
    但这些都难以算是大家心目中的那种科幻。
    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是从小团队的尝试开始。
    《冬眠》和《火星之眼》这两个短片应该算是2000年后最早的正规科幻电影制作尝试。
    但是从国内科幻电影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视觉化。剧本的视觉化。
    用传统电影美术的道具设计来简单的解释一下。比如说剧本中出现一把宝剑,一个明式家具。电影美术就需要把这些设计出来,画出图,让道具加工出来用来拍电影。
    可是到了奇幻和科幻片上,这些东西就是一个需要设计出来的,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东西。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但是并不是说画一个不科学,长的奇奇怪怪的,现实不存在的东西就叫做设计。科幻片分软硬,分故事背景。
    《火星救援》和太空歌剧《星球大战》相比就是一部近未来的科幻片。里面的东西就是近未来的设计。你不能随便把一个能突入大气层的飞船放进《火星救援》里告诉观众这是科幻。
    第一他不符合电影世界观。
    第二他只“幻想”,但不科学。
    希望从传统的电影美术抓人来做科幻的可能性不大。隔行如隔山到了概念设计这一块就是隔类型片如隔山了。
    而这时又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行业:工业设计。
    国内的科幻概念设计师主要来源就是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在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认知,产品未来审美等方面的有着强大的优势。
    而这条路好莱坞已经走过一次。
    70年代后好莱坞科幻片兴起,大批的科幻片艺术指导,概念设计都有工业设计学科背景。比如赛得·米德《银翼杀手》《异形》。
    国内第一代科幻概念设计师走上科幻这条路都是必然的。
    当然,在资金、特效技术、票方市场、观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之下,大制作这条“大路”一时之间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成本制作的“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够眼光犀利,能力出众,能开拓出一条美妙的蹊径。
    其实30多年前黄建新就已经用《错位》开辟了蹊径,只是没有后来者愿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风风光光地走“大路”,明明还没那个资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动,宁愿呆在原地,也不愿瞄一眼“小路”。
    在好莱坞,是路都有人愿意走,没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资上亿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烧钱,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魔都取景的《她》,深层地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成功示范了什么叫“披着科幻外壳”的爱情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几万块的成本,没有任何特效,却是一部公认的“硬科幻”电影,全球票房3.5亿美元,某瓣评分高达8.5,并且进入top250榜单。
    事实证明,科幻并不一定要走“大路”,国内科幻电影也一样。
    走什么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适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术还略显困难的条件下,国产科幻更适合走“小路”,在没有强大的视觉技术和能力的情况下,先立足讲好故事。
    只要有足够好的创意,故事紧扣科幻的命题,主题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难拿到的。在没有大场面的情况下,讲好故事,做好概念性和故事性,去替代目前不可能完成的大场面特效。
    至于能不能成为经典,那就要看导演的本事了。一旦有同类型的电影成功,才会吸引资本的投入。
    这是市场经济决定的。
    而未来的国内电影想要走出国门,科幻题材才是最容易让人引起共鸣的。就比如大刘的《三体》可以风靡世界。
    为已经走到门口踌躇半天的科幻电影开个门,这就是宁远要做的事情。


同类推荐: 生而为欲暮云平(1V1)凌呈(1V1)恋爱综艺里全是我的春梦对象(NPH)心肝与她的舔狗(校园H 强取豪夺)上下左右操她小骚逼(1V1)高H绝色总裁的贴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