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暗潜风云最后一章,下周即进入第四卷,一个新的王朝就要诞生了。)
春未到,寒犹重,呼啸的北风吹过陈桥驿,犹如阵阵龙吟,呼啸天地。不久之后,雪渐渐减小,然而夜晚冰天刺骨的大风吹个没完。
此时,军中盛传立点检为天子的话,不过在楚昭辅的指点下,兵变才不至于夜晚进行。而张光翰、赵彦徽两人听此传闻,神色慌张,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因此当下他们两个将此事告诉给了高怀德。
高怀德之前就已经知道此事,此刻他故作慌张之样,道:“真有此事?”
张光翰、赵彦徽恭恭敬敬地答道:“确实如此,不知道高将军如何做?”
“头痛啊。”高怀德道,他心想看来苗军师已经在军中宣传了一番,军心果真拥护赵点检,机会难得,机不可失。如今主上年幼,王朴休养在家,范质等大臣只知派兵征战,不知体恤将士,以致酿成军心不稳。今日之地步,亦是他们造成的,不如顺应军心,明日就可以行事了。
“我们两人认为不如就趁着现在向天子告发此事或者是投靠赵点检。”张光翰、赵彦徽合计了一会儿,见到高怀德面色不变化又不出声,试探性地说道。
“你们两个下去吧,我静一静。”
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立即退出大帐之外。他们不知道高怀德是何态度,此刻只身入了自己军帐之内。
此刻高怀德坐怀不乱,他心道:“张光翰、赵彦徽两人态度暧昧,即使支持兵变,也不能成为心腹。”
帐子外,风大,一片响声,被吹得呼呼作响,高怀德起身出了军帐,忙唤了一小兵,去请苗训与赵普前来商议事情。
闻此消息,赵普立马前来军中,苗训让师弟无庸子继续在军中巡视,若是发生意想不到之事,可好禀告。
及了军帐内,三人坐定。
赵普道:“不知高将军如何见解?”
高怀德道:“赵掌军书记,今主少国疑,闻此军营大部分士兵都在传言,藏用(高怀德的字)认为拥护赵点检一事已成大势。”
赵普说起此事,道:“刚刚则平过来之时,则闻此军中士兵皆在窃窃私语,不满朝廷正月派兵北上,而则平人文接下去首先召集各部主要将宣此决定。目前,部下诸将,大都是点检多年旧部。”
高怀德道:“藏用认为张令铎、韩重、王彦升、宋延渥四将,尚不知态度如何,须先征得他们同意,计划才能更天衣无缝。只是,此事不知道该如何?”
苗训听到高怀德的一番话,微微一笑,说道:“此四人俱不足为虑,也必拥戴无疑。”
赵普与高怀德皆惊问:“苗军师,何以知之?”
苗训娓娓道来,道:“张永德,本为太祖驸马,世宗皇帝之姐夫,昔年征汉征唐,皆为世宗皇帝之亲信,可是北征辽国回来,世宗皇帝却无缘无故,突然免去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张永德部下都有些忿忿不平,为何忽然撤了张永德的职务,张永德毕竟是太祖皇帝的女婿,而如今郭氏皇帝不姓郭,姓柴。张永德生死拼命,保驾护航的是他柴家江山,对此愤愤不平,有些心冷。如今听闻当时军中有点检做天子之谶,皆对周室大失所望,所以会投靠赵点检这边。”
“那王彦升虽为张永德部将,但他生平所钦佩者,唯有赵点检而已。此人不足虑。”
“至于宋延渥,本是汉高祖刘知远之女婿,后汉被周太祖郭威所篡,宋延渥不过是寄居他人屋檐之下,如今听闻要兵变,自然是百般支持。”
“韩重,乃一勇之夫,笃信佛教,因果之道。改朝换代,他焉敢逆天行事?”
“张令铎为人豪爽,胸无城府,去年伐辽时,此人与韩通相处数月,那韩通为人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张令铎常受韩通的气,几次找我哭诉,听取我意见,这人肯定听我的,不会妨事。”
“……”
高怀德道:“苗军师所言甚是,让我等佩服。”
赵普道:“就听军师的。”
苗训又说:“不过今晚暂时不能行动,何况军帐外风雪不断,冰天雪地。只待明日一早风雪停,就是起事之时。”
三人商议了一阵,然后出了营帐之外,打算巡营,顺便和其他将领商议一下具体的行事细则。
……
苗训出了营帐之后,与无庸子驻足在一大树背后,而此树前栓了赵点检的马匹。
无庸子道:“赵小哥儿的计谋不错,再加上师兄的天象之言,恐怕此刻军中早就传开了。”
“师弟,抬举我了。我不过是顺应天意,若不是赵小哥儿的计策,恐怕难以实行。只不过日后我们师兄弟要称呼赵小哥儿为主公了。”
“是,师兄。不知道主公现在在京城实行的如何了?”
“希望主公的计划能够成功!我们这里还有一封主公的书信,若到时候赵点检不肯,就拿出主公的信件,到时候他就会明白了。”
……
然此刻军中,赵匡胤已经入睡,万松之前趁此机会,偷偷在赵匡胤酒菜之中下了蒙汗药,所以赵匡胤一睡不醒,自然不知道当夜军中哗变的事情了。
而军营之中,谣言四起,诸将约定明日凌晨一早,拥护赵点检为天子。
此刻军帐不远处,万松躲在一处密林内,他收到密信,称开封一切都在计划的范围之内,他随即入了军帐,掏出一个包袱,里面赫然是一件准备好的龙袍,他面色不定,明日注定就是一个新的纪元。
四十里外的开封,一家寺院,名为定力院(不知道是什么寺院名字),当日赵府一家人皆去了寺院上香祈福。
禅房外的积雪已经覆盖了浅浅的一层,而杜氏此刻已经歇息,赵弘殷起身披了一件衣服,站在寒风之中,眼睛望着开封城的北方。
如今大年了,他希望前线的儿子能够平安。
他困了,刚要回禅房,听到脚步声,他回头见到赵德昭进来了,然而赵德昭忽的跪倒在地上,然后哭着说道:“爷爷,有件事情,昭儿瞒了您很久,昭儿说了,爷爷您千万不要怪罪。”
赵弘殷一脸狐疑,道:“昭儿,何事?”
赵德昭于是原原本本将自己与苗训、无庸子串通,然后之后进行的一系列之事,统统给言明,而赵弘殷听了心悸不已,脸上皆是一颗颗豆大的汗珠。
然后他怒道:“昭儿,爷爷并不怪你,只是你为何瞒得爷爷好苦,直至今日才提起,而且此事事关重大,不是你我能够做的,若是有个好歹,我赵家上下几十条人命啊。”
“爷爷,此事尽管放心,派出去的人已经将事情都办妥了,只待明日陈桥驿兵变了,相信明日整个开封城就都知道我赵家的事情了。”
赵德昭遂拜别赵弘殷,只留下赵弘殷一人呆呆地望着北方,他当天晚上一宿都难以入睡。
子夜时分赵德昭来到寺院后头,此时周围皆是长春堂的弟兄,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计划开始实施。
当夜,赵德昭消失在了寺院之内,然后他假借自己父亲的名义,去见了石守信等人。
次日赵弘殷四下里张望不见赵德昭的身影,然后他在房间内见到了一张字条,赵弘殷一看,他连忙收起字条,揣在怀中,然后汇合他人,赶紧招呼赵信前来,又派人来严加保护家人。
此时东京城内外,经过一夜的宣传,城内众人皆知如今汉辽南下,恐怕不是好事情,而且又怀疑正月初一的天象,莫非是天降灾祸,众人闻之,愈发惊恐不安。
国难当头,京中局势不稳。
隔了一个时辰之后,又有一则传闻,此谣言乃是“点检作天子”一事,传入了开封的大街小巷,而十年前在开封发生的事情,老百姓都记忆犹新,那是大周接替大汉之事。
时王朴染恙在身,在家休养之际,赵德昭顺道去王朴家探病,而且每日都在王朴家中,嘘寒问暖,而他暗中也在拖延王朴,不让他上朝,若是知道江山变故,恐怕王朴的情绪激动,到时候场面不好收拾。
而范质在府上听说了“点检作天子”的事情,他赶紧入宫,禀告了符太后和小皇帝,然后符太后下令让韩通去赵府逮捕赵匡胤一家人,可是去了赵府,里面无人,然后听周围之人说皆在。
韩通带着兵马又来到了定力院,见到赵家人都在里面,他赶紧下令包围寺院,切勿放跑一人。
半个时辰不到,赵德昭又在开封城中散布消息,称当今天子无道,大将出征之际,只不过凭借无稽之谈的谣言就要抓捕赵点检一家,真是寒大臣的心。
而范质等大臣听说了此事,也是心中有苦,而此刻王朴听闻了此事,他大骂范质昏庸无能,误导良臣,酿成大错,若是军中哗变,大周江山就要再起血雨腥风了,而赵德昭是他的学生,他之后派人去寺院安慰赵家一家人。
————————————————————————
四十里外的陈桥驿
昨夜后来一次军中各个将领的私会,之后众将听了果然一致拥护。
苗训道:既然如此应请各位将军营向全部士兵传达决定,制止再作议论,以安众心。于五更时集合整队,待新天子出帐,立即取行拥立之礼,大事就可定了。”
众将一一领命散去,自去晓谕所部将士。
等待了一夜,今早天空放晴,风也停了,日头正灿烂,军中的兵士一片欢呼。
经过昨夜一整晚的休整,以及期待拥立一事的秘密进行,各个兵士皆精神抖擞,如今他们正要聚集在一起,劝赵点检进位。
哗变的军队聚集在赵匡胤帐外,而此刻赵匡胤从睡梦之中惊醒过来,他听见外面士兵的喊声,摇了摇铅重的头,然后披上甲胄,出了营帐外。
将士们看见赵匡胤出帐,全都噤了声。
赵匡胤狐疑道:“如此喧哗,所为何事?军中不得喧哗。”
“赵点检,如今兄弟们都在这里,不如听兄弟们一言,如今主少臣疑,符太后当政,当今幼主不体恤将士辛苦,大年之际,不让歇上一二天就让出征,我们何必为这种天子卖命,如果赵点检不愿当皇帝,大伙儿就都不愿干了,打算回家种地奶孩子。不如赵点检进位为天子,再行征讨。”
“对,我们不愿意干了——”
“我们要回家——”
“请赵点检答应我们的请求——”
赵匡胤一听,吓得面色如土。
而此刻陈桥驿军营之中,其他士兵们一起喊着:“请赵点检进位为天子,请赵点检进位为天子——”
“来人那,将这些士兵全部都拖下去军法处置。”
但是周围竟然无一人出列,赵匡胤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
此刻赵匡义从远处走来,赵匡胤见了自己的弟弟,他说道:“匡义,去叫高怀德等将军前来。”
“哥哥不用了,高怀德、苗训、赵普、楚昭辅他们马上就来了。”
“都来了,那也好。”
才一刻钟不到,军中的所有将士皆往赵匡胤的大帐前靠拢。
士兵们见到他们上司来了,全部都跪了下来,继续喊道:“请赵点检进位为天子——请赵点检进位为天子——”
赶来的苗训、赵普他们见到此情况,心知成功了一半,这时候都跪在地上,与哗变的士兵同样喊道:“请赵点检进位为天子!”
赵匡胤听了,一个不稳,差点摔倒在地上,他道:“你们皆是乱臣贼子。”
苗训道:“元朗兄,此乃天意,不如顺势而为,切记不可逆天而行啊!”
高怀德道:“如今整个军营之中,皆盛传点检做天子一事,不管赵点检愿意不愿意,此事传到天子的耳朵里都是一个死字,不如趁势而为。”
赵普道:“是啊,高将军说得没错。此时军心皆向赵点检,如今京城之中谣言四起,则平刚刚收到小公子的封,说是韩通已经带兵包围了定力院,要置赵家于死地。”
说完赵普拿出事先准备的赵德昭的书信,递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展开书信,一封血书,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十六个字,没错这真是自己儿子的笔迹:韩通围剿、赵家危矣、京城谣言、请父定夺。
赵匡胤一看,手抖了一下,心也凉了半截,不过是一个谣言,为何陛下会派韩通围剿赵家。
但是此时的赵匡胤他仍旧说道:“先帝待我如兄弟,他如今入土不过半载,我就要夺他江山吗,你们这是置我于何地。先帝待我不薄,我才方有今日之地位,正应努力报效大周,你们这么做岂不是陷我于不义,让天下人怎么看我?!”
苗训道:“改朝换代,古已有之,天象初显,正月初一,两日并出,一日沉没,乃是改天换日之象,天象既定,我等不可逆天行事,若是逆了乾坤之势,天下恐怕再起生灵涂炭。”
高怀德接着道:“主上幼弱,太后又不谙政务,如此下去,天下必大乱,我等拼死效命疆场,即使挣下汗马功劳,又有谁来说句好?”
赵匡义便把众将的意思说了一遍,可是赵匡胤还是不从。
众人见赵匡胤因大义而不肯,于是乎赵普按照事先与苗训商量的一番对策,他道:“点检无非是顾着面子,可是此事不可逆转,若非点检不从,可是谣言如虎,点检啊——上天垂象,不可逆天,此其一也;当前幼主暗弱,政治不清明,此其二也;点检不愿当天子,必然会使天下大乱,刀兵四起,百姓遭殃,周室天下也必不可保,世宗子孙必将受害,此其三也。
则平认为从为国、为民,为保护世宗子孙计,唯有点检即天子之位,才能避免刀兵祸乱,为了稳定军心,此事怎可推辞,还是满足三军诸将愿望,即天子之位,以安军心。”“
“求点检答应我们的请求——请赵点检进位为天子!!!”
苗训拿出赵德昭的一份信,交给了赵匡胤,上面写着:“国家昌盛,百姓祸福,而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社稷非一人之社稷。在其位,谋其政,父亲岂可坐视天下四分五裂,百姓生灵涂炭,世宗皇帝待父如兄弟,父亲也应该待世宗皇帝的子孙为子侄,国家非一人之家业,乃是天下黎民之家业,父亲保家卫国,自是世人之楷模……护一家,自是易事;而护一国,难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
今日父亲代周,虽然会惹起一片热议,也有人在背后指点。然治理天下绝非易事,而父亲爱民如子,自是不会弃天下于不顾,若非如此,怎是我父亲。京中一切皆好,百姓虽然惶恐,可是父亲进城之际,宜应安抚百姓,稳定军心,乃至朝纲不乱,保证世宗皇帝子孙富贵安全。子赵德昭拜请父亲以天下为己任,以社稷为万福。”
赵匡胤看完这封信,心中好似安稳了许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儿子的一番话说得有道理,大道之行,岂可取小义。
此刻将士们正目光热切地看着赵匡胤。
周围安静了几秒,然后万松忽然从身边拿出一个包袱,交给苗训和赵普,然后两人,一左一右,将准备好的黄袍取出抖开,替赵匡胤技在身上,高怀德见了,怀中掏出令旗一摆,只见众将及士兵一齐下跪朝拜,齐呼万岁,声彻田野。
自己成皇帝了!
赵匡胤心中也曾设想过如此盛况,却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如此突然,甚至还有几分莫名。
在其位,谋其政,只要披上了黄袍,那就是九五之尊,行事自当有帝王风范!
说毕,诸将一致请赵匡胤上马,回师东京开封府,即位。
赵匡胤忽然说道:“若归京,三点需要遵从,第一,少帝与太后,定当北面事之,将士不得冒犯天颜;第二,京城大臣,乃我旧日同僚,众位不可冒犯;第三,不得掠夺城中百姓及富户,不私闯民宅。此三点,不得有误,严格约束不下,若有违此令者,定斩不赦。诸位听明白否,不然吾不归。”
众将忙说:“谨遵万岁旨意!”
赵匡胤这才下令,向开封回师。
前头已派遣潘美与楚昭辅快马入城。让潘美先通知石守信、王审琦二位京城内外都巡检,让他们注意维持京城治安,然后再通知宰相范质、王溥正式告知拥立新君之事。
楚昭辅则赴寺院,禀告赵家人,安定和保护家属。
远在四十里外的开封,赵德昭收到了万松的来信,一切已经就绪,新君大军回京。
而他此时正在石守信府上,请兵马出列,去寺院保护家人。
第五十九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下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
断奶(骨科 1v1)、
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
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
极品公子哥、
绝世偷心贼、
近身武王、
终极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