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二日,旁观许久的英国人认为局势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极限,再打下去将不可控,当即联合美国法国提出调停。
清廷里面无论是倾向和谈的,还是不想继续看到杨浩立下战功的,亦或者是不想李鸿章得到机会翻身的,都纷纷表示赞同。大好形势之下,支持继续作战赶走日本的,却是极少数。
哪怕严复在报纸上反复的呼吁,应当趁机振作起来,编练新军不断投入战场,与以日寇为磨刀石,重新砥砺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锻炼一批新生代将领,保证大清国江山永固,中国尊严不失。结果,朝廷上下完全声援者几乎一个都没有。
张之洞、刘坤一等人,都赞成编练新军,但也都赞成谈和罢兵。总之他们不想看到李鸿章一家独大,也契合清廷不能明说的意思---再打出一支强军来,万一回过头来造反怎么办?
杨浩那支都是多余,想练兵,门都没有。
与清廷这边积极配合的态度不同,日本方面明明吃了大亏,却不肯就此同意。
按照各国的看法,你日本既然已经占领了朝鲜,见好就收。英国人和美国人都答应在谈和条件中,明确保证日本的利益,让他们控制高丽,从而形成对清国、俄国的牵制。同时,也让他们获取一块庞大的殖民地,足以弥补发动战争的耗费亏空,解决国内经济危机。
但日本大本营召开会议时,当着倭皇睦仁的面儿。几方面却吵得不可开交!
总理大臣伊藤博文首先表示乐意接受和谈,日本应该量力而为。步步为营。不要急于谋求太大的收获,当心贪吃消化不良。另外。此番付出的牺牲已经够大了,在想出克敌制胜的办法之前,不宜再过度投入兵力。
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却明确反对,他指出:“帝国要同意和谈,必须是在军事上占优势的情况下达成,方能保证不会有太多附加条款。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列强的节操,尤其是清国有狡猾的李鸿章和毒辣的杨浩两只狐狸。以他们的言行判断,帝国要完全取得高丽甚至都很难。”
海军大臣西乡从道倾向于停战:“海军受创严重,必须进行全面的武器更新和整修。更要有新的战舰添加,才能克制北洋舰队。否则没有海上霸权,如何保证陆战的支援?”
陆军大臣大山岩却不乐意了:“海军的表现太糟糕了!把在他们身上的钱拿出一半给陆军更新武器增加兵员,早就可以轻易扫平清国,也不至于拖到今天!支那欠下的血债必须偿还,我们遇到的强军也只有一部分而已,完全可以直接攻击到他们的首都!”
别看眼下的海军大员都还来自于陆军,特别大山岩和西乡从道还都是萨摩藩出身,在争夺军费上。双方已经产生不少的龌龊。尤其这一次的海军接连失利,一条船就是上百万的损失啊,让人何其肉疼!
几方面争执不下,但总体上来说。不能就这样吃了亏就算了的态度是占上风。另外列国调停的条件到底能不能谈妥,眼下也没个准谱儿,最终倭皇睦仁也没有决断。
伊藤博文对此甚为不满。会后他单独谒见睦仁,耐心陈述就此打住的种种好处。和继续开战的各种弊端---不说别的,一个财政吃紧。就够要人命了。
但睦仁却是十分有主见的。他本身就不想在貌似失败的情况下求和,那即使是获取了一定的利益,也让他心里头十分不痛快,更会大大挫伤军心士气。他更同意陆奥宗光的简介,先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再同意和谈不迟。整个清国能打仗的只有一个杨浩,他照顾不过来多方面战场。
在日军的含糊态度下,清廷却以为和谈有望,登时反过头来倒逼李鸿章加紧配合列强的调停,种种丑陋行径一言难尽。
而在数日后,乃木希典的尸体被清廷很大方的找了一具上好的棺材装了,由英国人代为护送运回日本,捎带着一大堆用石灰淹了的首级。
轮船靠岸之日,整个广岛的民众都被惊动了。他们所看到的报纸上,宣称乃木希典是英勇果决刚毅无双的帝国勇士之楷模,被无耻的敌军偷袭时仍坚决抗争到底,被炮击身亡的。
来自倭皇睦仁的亲自诏令,将其作为军人之楷模,赐以极尽哀荣。
在其隆重下葬之后,乃木希典的老婆乃木静子亲自把两个儿子乃木胜典、乃木保典送上运兵船,开往辽东继承其父之意志为帝国为天皇奋勇作战。为坚定他们的信心,乃木静子从容斋戒沐浴之后,自杀来断了他们的念想。
不用说,日本朝野又是一阵感佩万分的追捧和纪念,不少人有样学样,为了让儿子参军,抹脖子上吊什么样都有。
这消息被列国记者当成奇闻妙趣,在其国内的报纸上刊登。杨浩却在百忙之中炮制出一篇文章,以此为发端,提醒国内民众,日本人好战到如此程度,指望与他们搞和平?那是做梦!
日本人这股子疯狂劲儿,把清廷上下不少官员吓得直抽抽。这得是多么狠心的父母,才能逼着自家儿子上战场送死去?不去,就把自己的老命搭上,这不上杆子的断子绝孙吗?
如此疯狂的敌人,却也更加的增添了他们的恐惧。朝中谈和的声音再趋高涨,认怂的力量层出不穷。
年轻一代中,却在杨浩的号召下逐步累积起对日本人的憎恶和痛恨。这样一群比狼都凶残的敌人,任凭他们在旁边虎视眈眈了一千多年,几次三番的企图吞并中国,绝对不能容忍!
就在乱纷纷的纠葛之中,清廷上下多半都以为可以安安稳稳的拖到过年了,冷不防日军再次暴起进攻。山县有朋指挥大军一举突破凤凰城,向前逼进宽甸。聂士成与依克唐阿所部尽力反攻,却都未能成功。
等着列强调停的人,顿时如同劈脸挨了一耳光,被抽的五迷三道。被他们刻意插手拖延的新军征兵训练大事,终于再次提上议程。只不过经此一挫,原先民众心中那一股子劲头,好似被一盆凉水给泼了。
这反复无常的朝廷,越来越像是一名小丑,尽弄出些令人发笑的滑稽动作,却把几亿民众都代表了,耍猴一样的演给外国人看。
丢人呐!
杨浩却并不着急挥军反攻,他一边加紧消化之前的战争红利,让厉应九带着练兵人员回到天津,就地把吸纳招收的青壮和热血学子编练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团,抓紧训练。
同时,他也几次悄悄从大连返回,经天津租界回到本世界,跟进战舰的建造进度。在本世界08年4月,那条多用途“中山舰”建成下水,杨浩随即将顶着炮舰上层建筑的投影拖到乙位面,加紧进行舾装作业。
1894年12月初,辽东天气骤然转冷,北方开始下大雪。
两军都没有准备充足的冬衣,故而无论是进攻的日军还是试图反击的清军,都必须忍受极度的严寒。日军数日之内因为冻伤减员两百多,许多在山沟里的部队连烧火做饭都没辙,只好啃冰凉的饭团子。
但就是这样,山县有朋指挥下的日军依然坚持毫不懈怠。尤其从国内传来的对乃木希典的风光大葬,更令士兵们热血沸腾,纷纷发誓要坚决攻入清国首都,为少将复仇雪耻!再加上第二军进攻失利,被阻在金州不得寸进,整个日本帝国战胜强敌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
不知道日本人的中二病是不是从这时候就有了,年轻的士兵们居然对此等忽悠的谎言完全不怀疑。相反,还被激励的浑身来劲,作战也是格外勇猛,吃苦受累,那完全不怕啊!
不过山县有朋这些高级军官们却没那么迷糊。随着杨海卫海军袭扰战的进一步扩大,整个黄海都成了他们快速炮艇神出鬼没的乐园。反正日军怎么都追不上,开炮也打不着,遇到大雾还没法提前察觉,被折腾的疲惫不堪。
如此就导致了一个很要命的问题---补给供应不上!
哪怕舰队沿途护送,一趟一趟的来回跑,那种消耗让海军苦不堪言。运输成本翻番增加,让他们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岌岌可危,频临崩溃的边缘。
到了这种程度,倭皇睦仁也开始考虑是不是自己决策有误。陆军的进展速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清军抵抗之坚决,却远远大过他们之前的判断。
他们也不想想,辽东辽中,那是靠近满清起家的老巢啊,他们祖宗的根本都在那儿呢。加上领兵的又是宋庆和聂士成这等敢战的老将,想要把他们击溃,那是相当不容易!
不过山县有朋毕竟老辣,他看出清军处处设防,必须分薄兵力。而作为进攻一方,却可以从容选择突破点,于是在几次试探不成之后,命令第三师团转而集中攻击海城!
海城一下,则进击辽阳、奉天之门户洞开!就算直逼山海关,也非难事!
12月9日,日军兵分三路发动攻击。
杨浩召集众人,发布新的作战指令:“休息的差不多,我们也该活动活动了!”(未完待续。。)
第二六一章 列国调停,山县冒进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丈夫下乡后[七零]、
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
梨涡(骨科产奶1v1)、
顶级暴徒、
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
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
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