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口首仙的青狮
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大乘佛法玄理。
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文殊的形象,有种种差别。按其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咒)的字数,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最为常见。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五髻表示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文殊菩萨的形象,童子形则喻天真纯洁。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威风震慑魔怨,表示菩萨智慧威猛。另外还有一种依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而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
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
《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大乘经》载:“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华严经?清凉疏》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
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峨眉山寺庙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现在峨眉山的洗象池,传说普贤菩萨每次骑象过此,必在这口池里汲水洗象,然后才登上金顶,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为了歌颂普贤菩萨的功德,连缠生在冷杉枝干上的松萝。当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贤线”,认为是普贤菩萨特意在悬崖陡壁上挂起这些长线,引渡信徒登绝顶。
普贤菩萨的梵文音译是三曼多跋陀罗,也有意译为遍吉的。
据佛经说。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再加上佛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也就是说他代表“德””和“行”。德,据说普贤有延命之德;行。据说普贤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尽力。所以,他的尊号是大行普贤。
相传普贤在中国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其中有万寿寺(晋代始建时名普贤寺),寺中所塑普贤像是有代表性的法像:普贤坐在大象背负的莲台上,手执如意;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在莲座上。
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观音菩萨坐骑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
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普救人间疾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音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观音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观音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迦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在民间显化事迹较多,所以执持的法器也非常多,千手千眼观世音,每一只手上都有一种法器或者手印,都能代表菩萨不同的救渡法门。净瓶杨柳枝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净瓶主在净,内盛以杨枝甘露,化凡夫热恼为清凉,恒顺心愿,普度众生。
观世音菩萨坐骑也有多种,我们常见到的有龙有鳌,图片上的是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中国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又有文献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犼是什么动物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据说,犼凶猛异常,别说吃人,连蛟龙都不是它的对手。
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
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地藏菩萨,像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孝道)
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
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道。
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谛听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别致,想象丰富,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为收藏。
从造型看谛听,它的独角其一,是象征着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二、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能听宇宙之音频、传递给信者分辨是非。
它的龙身示为吉祥如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退让,它的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办任何事坚持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为善为宝。
地藏菩萨像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名号与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畜生道。(~^~)
PS: (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第1723章 猴棒球队成立【二十分改】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
断奶(骨科 1v1)、
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
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
回眸医笑,冷王的神秘嫡妃、
大国贸易,从海上行商开始崛起、
这个明星只想学习、
我,哥斯拉,小弟梦比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