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也很清楚自己的本事多大,周兴还好一些,他本就是进士出身,多少有些能力,就算是诬陷也要找对点能够成功,毕竟他诬陷的什么人都有,从位极人臣的大官到一些崭露头角的新科状元,如果没点能力他也不能真的就把这些人诬陷下去。
武曌又不是什么昏君,不可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周兴的危机感其实并不是很重,但是武承嗣找上了他,他也只能应下来,毕竟武家人才是真正得势。
武承嗣本人说他平庸都是夸他,他的起步是非常高的,升官也很快,甚至在垂拱元年的时候还担任过宰相。
结果没过几个月就被罢免了,实在是因为他做事情一塌糊涂,就连武曌都看不下去。
所以武承嗣对那些本身有能力还受到武则天宠爱的人就十分嫉妒,至于周兴他倒也清楚,周兴人品不好,名声更不好,跟那些人不在一个档次上。
武承嗣担心来一个意志坚定,气质清高,甚至还可能是皇室贵族或者世家子被选出来去平叛,到时候立功了不就是挤占他们的生存空间吗?
武曌坐在她的位置上其实将下面这些人的小心思看的很透,武承嗣之所以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主要是因为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岭南一致都有点化外之地的意思,属于大唐的领土却不太好管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瘴气多,中原人到那里大多都会水土不服。
冯家虽然叛乱但在武曌眼里也不算什么,她如今正积攒兵力意图出击吐蕃,把大军放到岭南去平叛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所以她按住了那些想要派兵的大臣,顺便还直接让骆时行可以便宜行事。
如今交州没有刺史,数来数去整个交州能够支援广府的也就骆时行的手下。
同时她也看看骆时行手下的家丁到底有多大的能力,之前逻盛控诉程敬微闯入王宫
不过此时也有人怀疑问道:岭南经略使纵然求救也应该让交州刺史调折冲府兵马前往,为何单单给北带县县令发信?
这是对骆时行短短几日之内名声大噪而看不惯的人,明明没什么本事,怎么他就出头了呢?
好吧,从那首词来看,对方还有几分文采,但有文采者众,也没有他这么出风头的。
这个时候吏部尚书,哦,这时候应该称之为天官尚书,毕竟朝廷已经改制。
他站出来说道:新任交州刺史正在前往交州的路上,只是不知如今到了什么地方。
亲,交州没有刺史啊,前前任刺史在第一次叛乱的时候弃城而逃,已经被岭南经略使给斩首了,前任刺史则是刘延祐,刚被贬为县令,也是因为交州叛乱。
现在新任的刺史就算到了交州一时半会也未必能够捋顺交州的大小事宜,折冲府的兵他也未必调得动,更何况上次李嗣仙叛乱之时,因为冯子猷搞事情,折冲府的兵马都被叛军杀得差不多了。
如今看来说不定这是冯家故意为之啊,至于冯子猷那是机缘巧合被杀,否则指不定他在坑了折冲府之后还能逃回自己家。
不过这么一数,就算是看不惯骆时行的人都有些无语了,岭南这个地方是不是风水不好啊?怎么短短两年之内经历了三起叛乱?
当然仔细一想的话,岭南那边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太平,小规模的打闹时常都有,只不过被扑灭的快,所以压根都不会惊动中枢,自然也不值得拿到朝会上来讨论。
这几次则是有些特殊,甚至第一次叛乱的时候他们都没放心上。
这样看来,如今的交州能够派出去的兵大概也就是骆时行手下的那三百人了。
只是众人还是有些奇怪,岭南五管,有五个州呢,除了交州和广州之外,还有容州、桂州和邕州。
广州如今是叛乱发生的地点,因为事发突然难以抵抗就算了,为什么不求援另外三个州呢?交州可是刚经历过兵祸啊。
没人搞得懂岭南经略使的想法。
实际上经略使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程敬微和他的兵很厉害,是他见过最厉害的。
虽然朝中在讨论的时候都是提的北带县令,他们更关注的是骆时行,然而在经略使那里,两次叛乱凸显出来的则是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军官。
就算是有经验的老将都未必能够次次以少胜多,并且还是大获全胜。
一般都需要兵力几倍于对方才能做到以极小的代价拿到胜利。
程敬微就不一样,只要他出现就能让经略使十分安心。
至于其他州的将领,他跟那些人不能说是不熟,反正是没怎么见过他们带兵,也不敢将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当然求援信也还是发出去了。
其实无论是骆时行还是程敬微接到信的时候都很无语,程敬微虽然说着要带兵去给骆时行出气,但后来骆时行痛骂冯家一顿之后,这口恶气出了一半便留住了程敬微,让他别轻举妄动。
以前那两次叛乱朝廷没关注,他们偷偷摸摸的出去练练兵也不是不行,但如今大家都关注着这里,他们就别搞事情了。
结果他们不想动也不行,经略使求援了啊。
骆时行当时就很纳闷,广州到底什么情况啊?他们本地折冲府呢?折冲校尉呢?不带兵去平乱吗?
--
第620页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丈夫下乡后[七零]、
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
梨涡(骨科产奶1v1)、
顶级暴徒、
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
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
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