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司徒恭若有所思。
他不得不承认, 萧瑾说的是有几分道理的,但是这一点并不适应于如今的燕国。国情不同,他们也没有夏国这样的条件,贸然效仿,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两人还没走走多久,便听到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说话声。
声音怪熟悉的,萧瑾正要分辨是哪个,就听到司徒恭道:是朱庭玉。
萧瑾挤着眉头:朱庭玉?他跑到这儿来做什么?
两人再凑近了些许,这回声音便听得一清二楚了。
朱庭玉眼下不是为了做什么,他就是单纯地想要挑拨离间的。朱庭玉这个人吧,不聪明,却有些小心思。他既得罪不起夏国,又不想看着萧瑾名利双收,什么都要拿最好的,更见不得夏国一骑绝尘,将蜀国彻底甩在背后。所以今儿见到这里有不少燕京一带的商贾后,朱庭玉便心思活泛起来了武力上对付不了夏国,但他可以使些小手段呀。
说干就干,朱庭玉立马便拦住了几个燕京富强跟文人,对他们大谈特谈夏国朝廷是如何区别对待原来齐国的百姓的。
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语重心长地跟对方道:相逢即是有缘,我见诸位似乎不是江南人士,那应该是北方的吧。难为你们跋山涉水的跑到这儿,结果还是得在这些江南人手底下讨生活。
若是从前齐国人当家做主,哪里会受这样的委屈呢?说到底,还是上边的顶梁柱倒了,听说此次科举,燕京一带的考生并未有多少人入榜,还听说,朝廷内里有个南北榜,北边要录用多少人实则早就定好了,如今你们去看看便知,北边被录用的人数确实少得可怜。唉,这是要绝了你们北方人入仕的渠道啊。
只是为首的那位不接茬,反道:我观阁下似乎是蜀地口音,怎么有空管夏国的事儿?
朱庭玉后头的跟班儿立马说:我们家老爷是可怜你们,所以才来提醒。
可怜?我却并不觉得。你家老爷口口声声说夏国苛待咱们,连科举都有暗箱操作,字字句句都是朝廷别有用心。可你怎么就没想过,这办茶会的谷城县原先也是齐国的,被夏国收入囊中也不过这么些时间,如今变成什么模样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怎么一样?朱庭玉一副你们怎么如此天真的表情。
那怎么不一样了?
萧瑾从朱庭玉的身后慢慢走出,忽然出声问道。
朱庭玉在听到萧瑾声音的刹那就僵住了身子,许久,他都没有回身看一眼,似乎只要不看,就不知道来的人是谁。
可萧瑾那怎么可能会让他如愿呢,他还特别坏心眼地站在朱庭玉跟前。
背后说人坏话,被抓住了吧?
朱庭玉:
避无可避。
他挪开目光,准备装傻。
萧瑾知道,他也就只有这么点能耐了。轻重缓急萧瑾还是知道的,眼下重点不在朱庭玉,萧瑾跟这几个燕京来的人道:这位蜀国来的客人想来是喝茶喝醉了,有些口无遮拦,不过他应当也没有什么恶意,最多只是嘴碎罢了。
朱庭玉装死,不管萧瑾在阴阳怪气什么他不说话。
其中有位燕京富商见萧瑾气质卓然,便问:阁下是?
户部一小卒,随圣上一道巡防谷城县的。
原来是户部来的大人,失敬失敬。众人纷纷见礼,见他不愿意道出自己的名讳,也没有追根就底。萍水相逢罢了,人家也没必要说那么多。
知道实情的司徒恭跟朱庭玉也不愿意戳破萧瑾的谎话,尤其是朱庭玉,他压根没脸做这件事。自萧瑾开口之后,朱庭玉就一直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把自己给埋了。他当皇帝十来年,从来都没碰到这么叫人下不来台的尴尬事。
萧瑾又道:我常跟在圣上身后,所以有些事儿知道的也比旁人多一些。譬如,这科考一事并无什么南北榜,此次北方确实录用的人数不多,乃是原先齐国的科举并不适用于夏国,若缓个两年,北方的学子们适应了本朝的科考,定能脱颖而出。
燕京诸人都连连点头,道是自然,他们对自家的考生还是有信心的。
再则,朝廷不论是对燕京一带,山东一带亦或是辽东一带都是一视同仁。正如你们所说,这谷城县原先也是齐国的,这一二年间的变化你们也看到了。往后这样的变化,也同样会发生在燕京。
众人听罢,彻底放了心。
其实方才他们这么说,只是为了打这个蜀国人的脸,但是如今听到朝廷来的大人如此笃定地说出这样一番话,算是彻底打消了他们的疑心了。
萧瑾解释完了,方才告辞离开。
朱庭玉想了想,还是没脸跟上。
方才的尴尬,他此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萧瑾正大光明地离开,朱庭玉却只能不尴不尬地偷偷走掉。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那些人就琢磨起了他们的身份。
那个蜀国来的看着不是很聪明的,没准也是蜀国朝廷的高官。
倒是他们这边的大人,身份似乎不至于此。
怕不是圣上吧,圣上也是这般年纪。
胡说什么呢,朝中这般年纪的多了去了。这位虽看着矜贵,也未必是圣上吧。一国之君何等尊贵啊,哪那么容易就碰上呢。
--
第313页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丈夫下乡后[七零]、
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
梨涡(骨科产奶1v1)、
顶级暴徒、
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
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
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