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八十八章 童贯的野望

第三百八十八章 童贯的野望

    封赏完毕,赵煦在沈括的簇拥下,到了专一制造军器局的后衙之中。
    然后,他就屏退了左右,将带来的一张图纸,递给了沈括。
    “此乃专一制造军器局将来的重点!”
    沈括恭敬的接过了那张画在了一张元书纸上的图纸。
    上面是一个高高的炉子。
    沈括目光一怔!
    他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炼钢的高炉。
    对于高炉的传说,沈括是听说过的。
    据说北虏有高炉,能出铁水。
    效率比大宋传统的炒钢和灌钢法更好,得到的黄铁(精铁)也更多。
    奈何,北虏对此是严防死守,压根没有知道他们是做到的?
    就连北虏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建高炉炼钢的事情,也没有人知晓。
    这也正常!
    不要看北虏是鞑子,但他的国名就是镔铁。
    以铁为国名,自然会死守炼钢技术。
    沈括出使过北虏,所以他知道,北虏对整个草原都实行了严格的铁器管控。
    不止如此,北虏还和西贼、大宋一起默契的维持着对草原的阻卜族的铁器管控。
    北虏为了防止阻卜人拥有铁器,他们甚至连自己造的铁钱都会故意掺杂大量的其他杂质,使得铁钱不具备再融炼的价值。
    所以,看到官家递来的图纸,沈括是大吃一惊的。
    毕竟,大宋自真庙以来,就一直想要知道,北虏到底是怎么建高炉的?
    可惜,一直没有成功。
    而大宋自己多次高炉兴建的尝试,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不是炉子倒了,就是炉壁开裂了。
    所以……
    沈括咽了咽口水,问道:“陛下,这是从北虏那边?”
    赵煦微笑着,没有回答,只是对沈括道:“沈提举依此图纸样式,在专一制造军器局之中,挑选合格的匠人,于汴京城城外选一废弃军营,慢慢验证、建立此炉……”
    在现代留学的时候,赵煦曾跟随他的老师,去过那个辽代的高炉产业园遗址。
    那是在帝都城区七十公里外的一个叫大庄乡水泉沟村的地方。
    那个地方,四面环山,有着河水穿村而过。
    大体就是在现在的辽国南京境内。
    在那个遗址被发现前,人们只在史书上见过辽人以高炉炼钢的记载。
    而那个遗址被发现后,直接将世界高炉炼钢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
    可惜的是,辽国人出于保密的原因。
    似乎一直在有意限制高炉技术的普及,而且也满足于初级高炉技术,一直没有进行技术迭代和升级。
    当然,这对大宋是幸运的。
    不然,辽人若是点出大规模的高炉炼钢技术科技树。
    大宋恐怕就要提前百年,面对全身披甲的铁浮屠骑兵——金朝开国的铁浮屠,根据学界的猜测,其原料应该就是来自于缴获的辽国库存精铁。
    至于辽南京的那个大型高炉炼钢产业园,应该是在战火中被摧毁了。
    辽国既然不珍惜高炉炼钢,那赵煦就得给他们上上强度了。
    “此乃反射炉。”赵煦提醒着沈括:“可以直接用石炭融炼铁矿、生铁!”
    “但耐火砖,就需要爱卿去想办法了。”
    赵煦画的高炉图纸,是他靠着记忆,勉强画出来的。
    肯定有不少不科学的地方,也肯定遗漏了很多细节。
    此外,他也不可能专门去记现代的耐火砖烧制技术和配方。
    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沈括去改进、实验的。
    好在,大宋的耐火砖技术应该是过关的。
    定窑、哥窑、还有后来的汝窑,都足以证明,现在应该出现了可以耐一千三四百度高温的耐火砖。
    “直接用石炭?!”沈括惊讶了。
    当代炼铁,或许还能用石炭。
    可众所周知的,黄铁(精铁)和钢是绝不能用石炭的。
    用了石炭后,铁性就变脆了。
    像徐州的宝丰铁监的铁为什么连铸钱都不行?
    沈括就认为,是因为徐州宝丰监用的是石炭为燃料的缘故。
    赵煦微笑着说道:“爱卿请看,朕这图上的炉子,燃料室和炉膛是分开的,是通过火道,将火气反射到炉膛,如此一来,石炭之中所含的那些影响铁性之物,便不会进入铁水之中!”
    赵煦在现代,自然看过梦溪笔谈。
    所以他记得很清楚,沈括曾在梦溪笔谈里专门说了好几章的炼钢、冶铁。
    沈括在那些文字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比喻:铁中有钢者,如面之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钢亦然。
    他认为,炼钢就像揉面。
    反复揉捻、捶打之后,铁就能变成钢。
    不能说错,甚至可以说是观察极为仔细了。
    奈何,他所见到的,只是一个表象,并没有找到关键。
    不过,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来说,沈括能清楚的观察到这些细节,已经很优秀了。
    不能强求太多。
    沈括拿着图纸,仔细看了看。
    然后他就发现,这炉子的构造,似乎不同寻常呢。
    首先,这炉子的高度,就超出了沈括的想象。
    足足有两丈高。
    而且,从图纸上看,这炉子是靠着山体的。
    此外,炉体是圆形的,而非沈括所见的那些炼铁坩炉那般是方形的。
    这就让沈括有些抓耳挠腮了。
    圆形?
    怎么砌这个炉子?
    他抬起头,看向坐在他面前的官家。
    官家去只是看着他笑了笑。
    得!
    沈括算是明白了,这位官家和上次一样,只是提出一个想法,给他一个大致方向。
    剩下的事情,就全得靠他和专一制造军器局的工匠、官员一起想办法。
    通过一次次失败的尝试,总结出经验、规律,摸索出方法。
    好在,这位官家在这种他亲自交代的任务方面,奖赏惊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今天天子亲临,恩赏上下的例子。
    沈括觉得,专一制造军器局上下,都必然会奋发用力,竞相效命。
    毕竟,这位官家是真的大方,也是真的愿意给钱。
    于是,沈括拜道:“臣明白了。”
    “不止陛下,在此事上,可有期限限制?”
    赵煦微笑着,说道:“给卿一年时间,卿能办到吗?”
    沈括想了想,答道:“一年之内,臣必让陛下见到此物!”
    至少,他会将这纸上画着的炉子给建起来。
    至于能不能炼钢?会不会倒塌?
    沈括现在还没有底。
    “善!”赵煦微笑着颔首:“卿放手去做就是了!”
    “钱帛、人力、物力都不是问题。”
    沈括恭身再拜:“臣领旨!”
    这位官家和先帝,是有着明显不同的。
    先帝支持大臣做事,常常不惜成本、代价,但他性子急躁,急于求成,总喜欢让大臣立军令状。
    也喜欢强行施压,让大臣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永乐城就是最好的例子——本来,种鄂选的筑城之地,更安全,也更合适,先帝也都同意按照种鄂的办法做。
    但徐禧跑过去,看了一圈,上奏说种鄂的办法费钱太多,调用的民力也太多,不合适啊!
    臣这里有个好地方,耗费少,民力调用更少,起码能节省几十万贯呢。
    先帝一听,徐禧说的对啊!
    就应该在徐禧选的地方筑城。
    种鄂上书坚决反对,还拉着他一起,向先帝陈述厉害。
    可先帝却怎么都不肯听,强行要求按照徐禧的方略办。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徐禧选的地方是好,各方面都好。
    就是没有水!
    唯一的水源在山下,当水源所在的寨堡被西贼攻破后,永乐城就已经注定不可守。
    这位官家就不同了。
    他即位后,很少强行要求大臣按照他的意思做事。
    一般都会先听一圈意见,尽量团结朝野。
    具体到做事上,就更不相同。
    一般都是大臣主动找他立期限,他很少让大臣定期限。
    只要能把事情做好,他不在乎时间。
    而在同时,这位官家出手,非常大方。
    甚至比先帝更大方!
    也就难怪朝中大臣,无论新党还是旧党,都对他充满期待了。
    一个肯放权,肯商量,肯合作,也肯妥协,同时对大臣不吝赏赐和支持的帝王。
    简直是所有士大夫的梦中君王。
    历朝能出一个就已经了不起了。
    多少士大夫,到死也碰不到这样的君王!
    ……
    赵煦出了专一制造军器局,刚刚乘上御驾,打算去开封府听一听今天的商讨结果,再和大臣们讨论一下问题。
    冯景就来到了御车旁,低声禀报着:“大家,火药司监官、提举《汴京新报》编修使童贯,乞御前叩谢天恩。”
    赵煦嗯了一声,就对冯景吩咐道:“可!”
    于是,御驾没有马上出发,而是在原地停了一会。
    半刻钟后,一个年轻的内臣,就被带到了赵煦面前。
    他恭恭敬敬的跪到了车旁,叩首而拜:“火药司监官、提举《汴京新报》编修使臣贯,恭问大家圣躬万福,叩谢大家天恩!”
    赵煦坐在御车上,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这位他上上辈子缘锵一面的童太尉。
    现在的汴京新报的实际主持人兼评论员,笔名胡飞盘的家伙。
    不得不说,童太尉还是长的很俊的。
    人看上去也很机灵、乖巧。
    同时他的身材,看着也很健硕。
    赵煦看着他,说道:“爱卿起来吧。”
    “往后爱卿要更加勤勉,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诺!”童贯听到官家自称‘我’,高兴的脸都涨红了起来。
    天子,只在自己人面前自称‘我’。
    这意味着,官家将他看成了亲信、贴己人?
    这让童贯充满斗志!
    赵煦则趁机对他画起饼来:“我在宫中,等待爱卿再立新功,届时,我会将卿调到李都知身边学习、磨砺。”
    童贯是李宪的脑残粉!
    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现代的史书记载上,童贯就一直自诩‘故李都知门生’。
    与那位赵佶身边,舔着脸,死乞白赖非说自己是苏轼私生子的大貂铛梁师成乃是卧龙凤雏。
    童贯听着,身体都开始颤抖了。
    他低着头,激动不已:“臣必不会令陛下失望!”
    李都知?李爷爷吗?
    陛下会将我调到李爷爷身边学习?
    童贯整个人都开始颤抖。
    “陛下是不是对我有着期待?希望我能和李爷爷一般威震天下?”
    这样想着,他就握紧了拳头。
    在大宋,不想当猛将的内臣不是一个好内臣。
    历代以来,内臣之中,可谓猛将如云,帅才也有不少。
    前有秦翰,今有李宪。
    当然了,其中的大聪明也有不少。
    比如五路伐夏时的王中正,就是其中的典型——明明躺着就能捞到功劳,他偏偏要搞出幺蛾子,甚至和友军火并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童贯,自然心里有着一颗,立功边疆,杀敌报国的心!
    (本章完)


同类推荐: 我妻如奴魔欲(更新至238章)夫妻日记我的爆乳巨臀专用肉便器恶人传皇嫂(H·强取豪夺)快穿之娇花难养重生之母女调教(未删节完本+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