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明末大军阀 明末大军阀 第226节

明末大军阀 第226节

    洪承畴微笑道:“有张郎中赞画方略,是本督之福,本督哪会介怀?张郎中请上座。”
    此后说起大军开拔之事,依目前情况,王师行军,主要危险之地便是过了塔山城的松山、杏山一带。按照洪承畴的安排,杏山一带丘陵山险较多,可行步营与车营,松山一路平坦,有利于骑兵出行。
    洪承畴久在辽东,对当地情形了解。众人对这安排都无异议。
    此时刘衍见洪承畴迟迟不说起后路之事,如在杏山等处守军如何安排等。刘衍便说道:“督臣,末将有些担心我军后路,不知大军如何保证粮道安全呢?”
    洪承畴神情温和,似乎并不介意王朴的插嘴,不过他还没有问答,马科却是说道:“刘总兵的意思是,大军到了杏山后分兵吗?”
    “如今奴贼兵力越来越多。若逼以车营,全师云集。还可守战兼顾。若分了兵,被贼各个击破,这责任,由刘总兵担当吗?”
    刘衍冷声说道:“如果不防守后路,奴贼出兵断我粮道,以至于大军溃败,这个责任马总兵担当吗?”
    马科猛地站起,大声说道:“都说新军强悍,原来也是这般胆怯,说什么守后路,无非刘总兵畏战不前罢了!”
    刘衍说道:“那咱们比试一番如何?就比此战你我两军斩首奴贼的数量,我赢,杀你,你赢,杀我,敢比吗?”
    马科不说话了,自己是没胆子比这个的,毕竟刘衍斩首的数量是实打实的,谁敢跟他比斩首数?
    堂内众将见状纷纷劝说,密云总兵官唐通更过来圆场,最后马科气乎乎的坐下,不过还是不时瞪向刘衍。
    对武人间的纷斗,各文官都是视若无睹,事实上,他们也乐于见到,监军张若麒这时道:“方才刘总兵点出粮草后路之事,不知督臣可有相关布置安排?”
    洪承畴拈须微笑,说道:“自然有安排,本督准备令署前锋右营参将钱有禄、总巡立功参将窦承烈、杏山路副将郑一麟,随同松杏防营副参游各将,如夏承德、池凤高、佟翰邦、王家楫、余应选诸人,督以辽东总兵官刘肇基部,驻于杏山各堡,定可防护后路,阻奴贼之部从杏山西北旷野袭来。”
    众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刘衍却摇了摇头,看似洪承畴留下了许多人驻守后路,但是兵力还是太少了,这些营伍多是一、二千人,将官虽多,兵马总数却不到三万,也不够强,都是战力稀疏的“杂牌军”。
    历史上洪承畴也是这样安排的,在皇太极领军狂攻之下,那些守军连半个时辰都没坚持住,松山与杏山等地的联系立时中断。
    张若麒也看出这一点,皱了皱眉,说道:“入援的大将,不安排几个?”
    当日刘衍与皇上对谈,他也是在旁听着,记忆犹新,感觉防护后路的兵力太少了。
    洪承畴见状很是不悦,他久处督师之位,对自己谋略非常有信心,几次率兵救援,大多安然无事,更增强自己信心。在他看来,杏山等处这样安排,己经足够了,张若麒还在众人面前质疑自己?
    不过表面上洪承畴温和如初,并不与张若麒对着说,而是耐心解说道:“今奴贼势大,我军的兵力并不占优,当聚兵一处,以免被奴贼大军各个击破。留守后路的兵力已经足够了,况且松山、杏山两地相距不远,若奴贼乘虚而入断我后路,我军也可回军往救。若分兵,重演萨尔浒故事如何得了?”
    张若麒一时哑然,军事上的事情自己哪说得过洪承畴?于是张若麒不由看了刘衍一眼,却见刘衍也在沉思。
    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拨部署
    刘衍看着张若麒投来的目光,微笑道:“方才张监军也提到了后路问题,末将认为,督臣在杏山等处的部署,的确是薄弱了点。”
    洪承畴微微皱眉,想不通自己如此重视刘衍,他为何还要与自己唱反调,杏山等处的兵力已经够多了,竟然还说单薄?
    洪承畴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笑道:“那以刘总兵之见,后路应当如何部署?”
    刘衍说道:“末将只是有些想法,还请洪督与诸位指正。”
    “方才有情报提到奴贼已经增兵,现在我等还不知奴贼总数有多少。不知他们是增兵五万、十万?又或倾国而来,兵力与我军相当?”
    “以最坏的情况做打算,如果奴贼倾国而来,我大军云集在松山,以奴贼的奸诈秉性,肯定会在杏山大做文章。若奴贼以主力与我军缠斗,然后分出数万兵马猛攻杏山等地,或是如同围困锦州一样,在杏山等处挖掘长壕,以阻断我军退路,如此为之奈何?”
    刘衍说完,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紧。如果奴贼大军真的如此,那此战就危险了,稍有不慎就又是一场大溃败。
    此时洪承畴也陷入沉思,眉头紧锁着,显然也是在权衡利弊。
    这时山海关总兵马科又阴阳怪气的说道:“刘总兵是不是耸人听闻了,奴贼会倾国而来吗?要知道奴贼本就人少,奴酋舍得跟我军拼消耗?”
    刘衍斜眼瞥了马科一眼,说道:“此战为国战,关系到大明国运,所以任何一个可能性都要考虑到位,容不得半点侥幸!”
    马科说道:“既然如此,刘总兵是不是还要建议分兵?难道刘总兵忘了萨尔浒之败的教训了吗?”
    “粮道被截,一样会败。”
    马科说道:“我以为奴贼兵力不可能与我军相当,后路如督臣一般部署,万无一失,此战决不可分兵!”
    马科说完,白广恩、唐通、王廷臣、左光先等人也纷纷表示支持,众人都不愿意分兵。
    一旦分兵,谁留下来守后路?谁都不想,众人都想抱在一起,至少也要与刘衍所部强军在一处。
    吴三桂也表示不能分兵,此时吴三桂只盼着二十五万余大军尽快赶到锦州城,将自己的舅舅救出来,至于后路,清军应该不会有兵力大举进攻杏山等地的。
    而杨国柱、曹变蛟、王朴三人则是支持刘衍,表示大军后路至关重要,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要重兵防护才行。
    辽东总兵刘肇基和山西总兵李辅明也在权衡着,一时之间没有定论,二人暂时没有发表言论。
    洪承畴心中暗叫不好,想不到刘衍三言两语之间,就拉走了一大批将领,援军瞬间就分成两派。
    眼见如此,洪承畴也想起了当初面圣时候的情景,于是仔细算了又算,现松锦一带的清军兵力越来越多,他们的确是增兵了,刘衍说的可能性大,也不可不防。
    吴三桂见洪承畴似乎也有些动摇,于是说道:“若是分兵,要守的地方就太多了,比如杏山、塔山、高桥等处,都是贼奴可能攻打之处。如此处处分兵,我军虽然有二十五万之众,可是一番分下来,到了锦州也剩不下多少兵力了。再者说,谁愿意留下来守卫后路?”
    洪承畴也看向众人,却见众人都是不发一言。
    二十五万大军聚在一起多安全啊,而且到了锦州城下,博取战功也要方便得多。而留守在后路上,不但时刻面临清军的突袭,而且也拿不到什么战功,一个不留神就会被清军吃掉,傻子才愿意留下来。
    刘衍见状,便说道:“不如这样,我分出一营人马留守后方。”
    刘衍刚刚说完,众人便纷纷反对,特别是王朴和杨国柱二人,反对的声音更大,二人都见识过刘衍麾下新军的战力,怎能让刘衍的新军分兵留下?
    一旁,洪承畴也不愿意让刘衍分兵,此战自己还指着刘衍率领新军打主力呢,开没开打就分出一营新军放在后方,怎么看都不合适。
    刘衍见众人都反对,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己见,后路的安危事关此战胜败,多么重视都不为过。于是刘衍讲到自己麾下新军的编制比较大,一营新军也有一万余人,留下一营新军完全可以保后路无忧。
    而且自己麾下有步兵六个营,分出一个营的兵力也无伤大局。
    众人见刘衍坚持,便都不做声了,洪承畴则是说道:“新军一个营一万多人,放在后路也一样不够用啊?”
    刘衍说道:“方才吴总兵提到大军需要分守多处,其实本镇觉得,只需以精兵守住数处要点,便可保证我军后路不绝,并不需多少兵力。”
    吴三桂眼睛闪动,没想到刘衍竟然还有这般见识,自己都情急之下都没看出来,于是拱手说道:“请刘总兵详细说来,三桂洗耳恭听。”
    刘衍说道:“本镇观杏山一带的地形,杏山堡北面数里的弘螺山地形险要,可驻一营人马。我新军驻扎在此处挖壕立寨,与南面的杏山堡守军遥相呼应。如此,便可控制松杏要道,不使奴贼挖壕截断。”
    “此外,在杏山西南约十里,是五道岭群山丘陵,山的东北脚下,西北脚下,是大兴堡与东青堡,二堡之前皆有河。可选一、二入援大将部下,在五道岭上驻守重兵,布以深壕火炮,与二堡守军相呼应。”
    此时刘衍看了曹变蛟与王廷臣一眼,此二人的兵马在各镇中还算是能战的,是一同驻守后路的合适人选。
    刘衍继续说道:“奴贼若攻杏山,定是从女儿河过来,女儿河过来十数里,便是五道岭,只要奴贼兵马攻打杏山堡,便会遭到我军左右夹击。况且不拔去大兴堡与东青堡,还有弘螺山的驻军,他们如何安心攻打杏山堡,不怕被截断后路?”
    众人听完都拍手叫好,杨国柱还建议调集一支骑兵在四周巡视,作为机动兵力支援各处,也可以作为一支奇兵使用。众人也是纷纷赞同,对着舆图便详细讨论了起来。
    吴三桂看着与众人款款而谈的刘衍,眼神中闪过一丝嫉妒,刘衍不但治军强过自己,战绩强过自己,而且排兵布阵的战略眼光也要强过自己,大明什么时候出现如此强人了?
    此时洪承畴沉吟者,按照刘衍的计划,这样安排后路是最好不过的了。洪承畴虽然不高兴自己的方略被改动了,不过也知道自己再坚持下去,大军就会有分裂的危险。
    洪承畴的目光扫过众人,此时刘衍、杨国柱、王朴、曹变蛟等人聚在一起正在完善后路的部署方略,这几人麾下的兵马可以说是援军中最强的一部,洪承畴还要依仗他们击败清军。
    而且监军张若麒、马绍愉也站在刘衍一边,主张以重兵防护后路,使得洪承畴不好太过坚持。
    再想想就连兵部尚书陈新甲,甚至是圣上也是这样想的,看来自己只有妥协了,与其争个四分五裂,不如退后一步。好在刘衍还是尊重自己的,服从自己的权威,让洪承畴心安不少。
    于是洪承畴笑着说道:“有刘总兵与诸位将军一同拾遗补缺,本督心安不少,就如此办吧。”
    不过随后洪承畴询问谁愿率军驻守五道岭,吴三桂、白广恩、唐通、马科等人都是鼻观口口观心,显然不愿意分兵留守。
    刚才曹变蛟与王廷臣,都敏锐的察觉到刘衍看自己一眼,心中明白刘衍之意,想想刘衍自己都留了一营兵在弘螺山,看日后形式,杏山等地有仗打啊,军功想来不少。
    于是二人互视一眼,都打定了主意,纷纷自告奋勇,愿意留守五道岭。
    洪承畴大喜,曹变蛟领军一万五千,王廷臣领兵六千,两人的兵力有两万一千人,战力在各镇之中也算出众,其中大部分是骑兵,这样一来,那策应的一万骑兵也有了。
    当日议定军务,大明各官将仔细商议,推敲诸事,大小事务议了一日,方才散去。
    军议上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自告奋勇担当大军前锋,为二十几万大军开路。
    刘肇基也知道洪承畴想要支持吴三桂的想法,此刻他急于表现自己,以挽救岌岌可危自己的总兵之位。
    不过洪承畴知道刘肇基麾下兵马战力如何,担心遇到清军主力会吃亏,于是洪承畴令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率军随后策应,两军相距几十里,随后中军以及各镇兵马跟上,以山西镇总兵官李辅明、宁远总兵吴三桂两部兵马断后。
    大军兵马部署完毕之后,洪承畴命辽东巡抚邱民仰转运粮秣,监军张若麒、马绍愉二人一同监督。
    就在军议后的第二天,洪承畴在宁远城外集结大军,斩杀三牲誓师出征,二十五万余明军将士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旷野上,明军将士行进在关外的旷野中,明军尚红,鲜红的军装和战旗汇成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浩瀚而又汹涌,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刘衍策马行进在大军之中,放眼望去都是精锐的将士,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了万丈豪情:“此战必胜,定要让满清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三百二十六章 惨烈激战(一)
    六月初。
    从宁远到松山堡有一百多里的距离,洪承畴为了防范清军的埋伏,率领大军走得十分谨慎。
    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率军充当前锋,与杨国柱部相距不到四十里,两支大军一前一后,在前面开路。
    杨国柱的兵马离中军各部又距离不到三十里,二十多万大军一路慢行,各部的夜不收也都撒了出去,在大军周围十几里的范围内不断巡视,搜索着每一处可能隐藏敌军的地方,同时将各种信息源源不断的送回军中,供各镇总兵官以及洪承畴等人参详。
    行军的队列中,来自大明各地的士兵一同向北进发,各部的镇抚官严查军纪,任何人不得高声喧哗,明军各部也的确争气,一路上保持了相当高的纪律性。
    同时各部随军都有不少辎重,中军大部后面又是无数的民夫,运送着大量的粮草辎重。大军后面,由驴车、马车、骡车、手推车,甚至还有骆驼等组成的辎重队伍,一路自南向北蜿蜒着,一眼都看不到尽头。
    刘衍策马随同亲卫营行动,不是能看到各部哨骑士兵,还有穿着青绵布齐腰甲,戴明盔,挂令牌、持令旗的旗牌官来回奔走,那些都是中军的士兵。
    洪承畴曾有令在先,各部夜不收哨骑一个时辰一回报,不得延误,否则军法行事。各部夜不收也算是超常发挥,打探情报异常卖力,洪承畴不断收到前方和周边的情况消息,对此非常满意。
    到了第二日正午时分,洪承畴接到消息,得知前锋兵马己过高桥堡,杨国柱率领的策应兵马也过了塔山堡。
    在高桥堡一带,刘肇基率领的前锋兵马遇到了一些奴贼哨骑的拦截与骚扰,均被前哨大军一一击溃,斩首十一级。
    紧接着,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又派人传来塘报,奴贼镶红旗、镶白旗上万人,其中披甲奴兵约数千,装备了盾车和云梯等器械,正在猛攻杏山城堡。
    杏山守将向前锋求援,奴贼兵马已经数次冲上城头,杏山堡危在旦夕。刘肇基派人询问中军,是否前往应援。
    洪承畴思索片刻,便命刘肇基率军救援,同时派人传令杨国柱加快速度,前往与刘肇基部汇合。
    洪承畴想的很好,如果这股奴贼只有数千披甲兵,与刘肇基和杨国柱二人三、四万人马,完全可以与之一战,至少可以先迫使奴贼退兵,保下杏山堡。
    刘肇基这只前锋约一万五千人,其中正兵营骑兵四千人,他们的装备多用冷兵器,如马槊、镗钯、骑枪、刀棍等兵刃。便是骑兵用的热兵器,也多使用三眼铳。
    这些三眼铳都在铳身外加铁钉尖刺,有若三眼狼牙棒,面对身披重甲的敌军,有时比刀棍还好用。
    又有两个车营,人数二千人到三千不等,共战车二百辆。每车二十人,分奇正二队。皆是二轮轻车样式,前有遮牌。车前牌下有长枪数根。可拒战马,车上多火箭、佛狼机等武器。
    辽东军喜用百子铳,如同大号的虎蹲炮与九头鸟,内盛铅子数百,可打百五十步,不论厚实的硬板及甲胄都难以抵挡。所以刘肇基车营中,还有大量的百子铳。
    除炮手外,随车铳手往日多用火箭、三眼铳等器,鸟铳很少用。


同类推荐: 我妻如奴魔欲(更新至238章)夫妻日记我的爆乳巨臀专用肉便器恶人传皇嫂(H·强取豪夺)快穿之娇花难养重生之母女调教(未删节完本+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