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你在骗我?
另一边,罗劲松离开甄家之后,很快就来到了提前约定好的汇合点。
“怎么样?伤势如何?”他看着两个受伤的兄弟,问道。
“大人放心,只是皮肉伤,并无大碍!”
“那就好!”罗劲松稍微松了一口气。
亲卫营的将士每一个都是宝贝,这要是损失了几个,他回去后都不好跟杨正山交代。
“怎么了?”
这时,另一队人马也回来了,丁秋过来询问道。
罗劲松微微摇头,“潜入失败,甄家有一个后天九层的高手,为了避免引起骚乱,我只能让兄弟们先行撤退了!”
丁秋皱了皱眉头,“可知道那个高手的身份?”
后天九层的高手在辽东可是非常稀少的,不算军中的武官和将领,只算江湖武者的话,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而甄家居然出现了一个后天九层的武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看不出来了,但肯定不是辽东的高手,辽东的高手我都认识!”罗劲松说道。
丁秋陷入了沉思。
一个未知的高手出现在甄家!
这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息。
“你那边怎么样?”罗劲松问道。
丁秋回道:“一切顺利,这个宁东升太怕死了,只是随便问问,就把所有事情说出来了!”
“那甄家这边还要不要再去查探一下?”罗劲松又问道。
丁秋想了想,“不必了,宁东升交代的东西不少,若是其他人也有收获,那证据已经足够了!”
他们不是捕快,也不是密探,收集证据自然不会循规蹈矩的去抽丝剥茧,一点点慢慢来。
如何找证据最快速?
那自然是去当事人的家里去找,去问当事人!
而且想搜集这些富商的罪证也不是什么难事,什么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强夺豪取之类的事情,他们可没有少干。
当然,杨正山想要的证据并不是这种证据,而是他们官商勾结,行贿受贿,谋取私利的证据。
这样的证据也不难找。
富商与官员勾结,总喜欢遵循一些所谓的规矩,而这些规矩就需要记账,每个月谁分几成利,需要送多少银子过去,这都需要账目理清楚的。
不然一笔糊涂账,难免会有遗漏,致使双方心生不满。
丁秋拿到的证据远比想象的要多,单单是他从宁东升口中得到的东西,就足以让平远官场来一次大地震。
……
重山关,总兵府内。
杨正山坐在书房中看着京都送来的信件。
延平帝派人给他送来的信件!
说实话,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他还是非常惊讶的。
延平帝居然给他写信,这有些出乎了他对延平帝的印象。
而当他看到信中的内容之后,他更是感到受宠若惊。
延平帝居然给他拨了一百万两银子!
银子还在路上,信先送来了。
不过延平帝写这封信不是为了告诉他那一百万两银子的事情,而是询问他玻璃制品销售的事情。
就是京都的玻璃制品要不要卖到京都之外,如何卖,有没有一个章程?
看到这样的询问,杨正山感到很高兴。
这代表延平帝对他并不厌恶,甚至非常重视。
虽然延平帝有抢夺玻璃生意的意思,但他能问一下杨正山,那就是对杨正山的认可。
而对于延平帝的询问,杨正山慎重考虑了很久。
玻璃作坊不能是杨家的私产!
富贵富贵,在这个封建皇朝,富自然没有贵重要。
若玻璃生意只有几十万或上百万两的利益,那杨正山自己吃独食也不是不行。
可玻璃生意涉及的利益太庞大了,庞大到这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吃独食的地步。
哪怕是皇帝也不行!
现在延平帝可以吃独食,但是朝堂文武百官发现玻璃生意一年能赚上千万两银子后,肯定会让延平帝把玻璃生意交给朝堂运作。
不要以为皇帝就能一言九鼎,皇帝有时候也许有向大臣们妥协。
所以从一开始杨正山就没有将玻璃作坊当做杨家的产业,并且一开始就把制作玻璃的方法和工艺献给了延平帝。
延平帝肯定想把这条财路握在手中,但是如何对朝堂众臣交代,让朝堂众臣不跟他争夺呢?
杨正山考虑了良久,最终想到了一个似乎很不错的主意。
内务府!
皇商!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
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
而皇商由皇帝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皇家的产业,代表官方营商,垄断一些由朝廷经营的重要产业,管理皇家在各地的产业。
其实在清朝,内务府也是朝堂的一部分,内务府的官员也有品级,与朝堂上的官员一样。同样皇商也有官身和品级。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官商融合,与前世的国企有着差不多的属性。
而大荣其实也有内务府和皇商,皇城二十四衙就具备内务府的一部分职责,而皇庄皇店的管理,也与皇商差不多。
只不过现在大荣皇家用来管理皇庄和皇店的人都是太监,不是官员。
杨正山自然不会提议让延平帝建立内务府,这对朝堂的影响太大了,他可不敢胡折腾。
他只是向延平帝建议在朝堂设立皇商司,设立主官郎中一名,从五品,副官员外郎两名,从六品,下辖主事若干,正七品。
商人可以入皇商司任主事,以皇商的身份经营皇家的产业,包含玻璃产业。
朝堂有对皇商司官员的任免权,皇帝可委派宦官入皇商司任监官,监察皇商司的运营和财务。
皇商司收益按比例一部分归户部,一部分入内帑。
至于比例是多少,那就是延平帝与户部的事情了,杨正山可做不了主。
皇商司归朝堂管辖,但管理的又是皇帝的私产,皇帝和朝堂都能从中受益。????不过这个建议有很多矛盾点。
首先就是分配比例的问题,皇帝该拿多少,户部该拿多少。
其次是否要将其他产业也要纳入其中,比如盐铁,比如皇家的一些田产和房产。
最后还有一个大矛盾,那就是给商人官身。
士农工商,皇商若是有品级和官身,那就相当于改变了士农工商的阶层。
要知道在大荣,商户可是贱籍,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为官吏。
不过商户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做官,若商户子弟可以投军,投军之后,若是能在战场上立功,也是能提拔成为武官的。
所以商户可以做武官,无法做文官。
而杨正山之前让梁修跟着杨明浩,让罗博跟着杨承业,就是想让他们通过立功的方式摆脱商户贱籍的限制。
一旦出现皇商的官商,就相当于给商人获得官身开了一个口子。
到时候整个大荣的商户都会对此趋之若鹜。
而天下读书人就可能会站出来反对。
杨正山琢磨了一下,又在下面添了一句话,商人任皇商司主事不得升迁。
如此一来,争议依然会有,但应该可以降低读书人的反对情绪。
杨正山整整写了一天,才将这份提议写完。
其中肯定还有很多不合适或者他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不过这不要紧,他只是提个建议而已,要不要采用他的建议,如何实施他的建议,那是延平帝的事情。
第二天,杨正山就让人将这封信件送去了京都。
也就在杨正山让人将信件送去京都的时候,东阳府城内,丁秋敲开了安如晦府邸的大门。
“小人靖安侯府管事丁秋拜见安大人!”
安府正堂中,丁秋神色恭敬的对安如晦抱拳一礼。
安如晦对于丁秋的到来感到很诧异。
他当然知道靖安侯杨正山,毕竟他与林展的关系莫逆,而前来辽东赴任时,林展也曾跟他说过若是遇到麻烦可以轻靖安侯帮忙。
只是他的性子不允许他攀附权贵,所以从始至终他从未想过跟靖安侯府有什么牵扯。
同样,他也没想到靖安侯府的人居然会主动找上门来。
“你是靖安侯府的人?是靖安侯找我有事?”安如晦摸不透丁秋的来意。
丁秋点点头,“侯爷让小人将这些东西交给大人!”
说着,他从身后的同伴手中取来一个方正的木匣。
安如晦有些迟疑的看着木匣,“里面是什么?”
“大人看了便知道了!”丁秋道。
安如晦皱了皱眉头,他怕这里面是一些不能拿的东西,比如银子。
不过想想靖安侯似乎没有理由给他送银子,他便伸手打开了木匣。
木匣中摆着一本本册子,很厚一摞。
“这是?”
丁秋道:“这是平远布政使赵云星,右参议叶倡廉,按察副使宁东升,东阳府知府董书言,广宁府知府王德新等十八位官员与诸多富商勾结的证据,他们官商勾结,欺压良善,豪取良田,横行霸市,打压同僚,迫害商户,杀人枉法!”
“并且他们近期还欲借辽东大旱抬高粮价,按照他们的计划,再过半个月他们就会将粮价提升一倍,并且还会鼓动百姓作乱,胁迫朝堂调拨钱粮救灾!”
“什么!”安如晦彻底呆住了。
丁秋的话实在是太匪夷所思,太骇人听闻。
官商勾结什么的,安如晦都不觉得意外,甚至连杀人枉法,他也不会感到震惊。
可是抬高粮价,鼓动百姓作乱,胁迫朝堂调拨钱粮!
这样的事他都不敢想象。
他急切的将木匣中的册子一本本翻看起来。
上面记录着许多行贿受贿的事实,牵扯的官员绝不止十八位,但是可以看出这其中是以平远布政使赵云星为主。
当然,赵云星不会亲自去收银子,收银子的是一个叫刘三的人,这个刘三就是赵云星身边的亲随。
很快,安如晦就将账册全部浏览了一边,他脸色阴沉的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要抬高粮价,鼓动百姓作乱!”
丁秋又从怀中取出一份口供递给安如晦,“这是按察副使宁东升的口供!”
安如晦打开口供看了一眼,上面的确有关于抬高粮价和鼓动百姓作乱的供述。
“这是真的?”
丁秋淡淡的说道:“是真的,宁东升现在在我们手中,他可以随时出堂作证!”
“你们抓了宁东升?”安如晦大惊。
“没有,我们只是请宁大人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喝茶去了!”丁秋道。
喝茶!
不就是关押起来了吗?
安如晦深吸一口气,看了看木匣中的账册,又看了看手中的口供。
“他们真的要鼓动百姓作乱?”
丁秋目光闪烁,“人证物证俱全,且有详细的计划。”
安如晦怔了怔,尔后用惊愕的目光看着丁秋。
“你在骗我?”
丁秋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没有,这些物证都是真的!”
“……”安如晦默然。
(本章完)
第449章 你在骗我?
同类推荐:
我有一剑、
快穿之睡了反派以后、
全息游戏的情欲任务(H)、
四大名著成人版合集、
都市偷心龙抓手、
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
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反养霸总后小猫爆红全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