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229章 带无人机参加国际航展【万更求订阅】

第229章 带无人机参加国际航展【万更求订阅】

    第229章 带无人机参加国际航展【万更求订阅】
    “为发动机设计锯齿状尾喷收敛片,然后再采用特殊涂装方案,能使得发动机具备低红外和雷达特征,可以说进一步增强了飞机的隐身性。”
    “徐教授的这个设计实在太巧妙了,先前我们怎么没有想到。”
    上午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讨论室内,常汉平听完徐源的补充后,整个人像发现了新大陆显得异常亢奋。
    而具有同样表现的还不止他自己。
    座位上另外几位工程师,都被徐源提出的涡扇发动机优化方案吸引。
    瞬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接着先后讲出徐源方案中令他们激动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最厉害的,还是徐教授刚才提到的三维矢量推力技术。”
    “采用这种技术,能够在多个方向调整推力,可以大幅度提升战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刚有人话音落下,紧接着便又听别人接过话茬。
    “虽然这些技术方案对发动机的要求变得苛刻,但只要成功研发出来,绝对会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产涡扇发动机。”
    “关键搭载这样的发动机,可以增强隐身无人机的整体性能。”
    “咱们西发最不怕的就是困难,我同意对图纸优化。”
    ……
    徐源在看完常汉平他们完成的设计图纸后,便结合隐身无人机提了几项优化建议,没想到结果让在场的工程师如此激动。
    不过听完这些话后,他却反倒是彻底放下心来。
    他相信西发肯定不会让他失望。
    肯定能成功完成这款涡扇发动机的研发。
    接下来的时间,他并没有插嘴加入这轮发言,直到常汉平站起身郑重表态。
    “徐教授可以放心,我们会严苛要求自己,多次对这款发动机改进测试,肯定不会影响贵所的项目进度。”
    “我也相信常工和在座诸位,绝对能研发出这款国产涡扇发动机。”
    徐源闻言脸上堆着笑容,很是信任的接过话茬道。
    瞬间让房间内的氛围高涨起来。
    甚至都能看到大家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泡到车间开始行动。
    最终这场技术研讨会进行了三個小时才结束,基本确定了涡扇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接下来只需要适当改进多加测试,保证发动机的高可靠性。
    之后徐源又在西京多待了几天,针对发动机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确定隐身无人机涡扇发动机的研发,正式迈入正轨后才返回燕京。
    转眼进入十月份。
    对国内来说,十月份最期待的是七天假期。
    而对于报名参加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的大学生来讲是出成绩的时间。
    也算是国内数学界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动。
    2011年10月12日,周三,箐华大学数学科学院。
    徐源正坐在椅子上,用笔在草稿纸上演算霍奇猜想的相关公式。
    看到廖方义和唐时宏过来后,立刻暂时停下笔起身走过去迎接。
    “廖主任。”
    “老师。”
    “你们可有段时间没来了,快进来坐。”
    嘴角噙着笑容,热情招呼他们坐下后,又到饮水机旁接了两杯水。
    和他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中年人不同,徐源办公室并没有放沏茶的茶具。
    “这不是知道你是大忙人嘛。”廖方义先是笑呵呵调侃了一句,然后又想到什么忙询问道:“今天我们过来没打扰你吧?”
    “不打扰。”徐源连忙摆手。
    他也知道平时自己的办公室,基本不会有人过来。
    除了是他经常出差外,大家也是担心会打扰到他影响思路。
    今天既然廖方义和唐时宏一同过来,那肯定是有事情要商议。
    于是他便直接询问道:“是院里有什么事吗?”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今年的高教社杯专家面试放在咱们院进行,院里想让你担任专家评委。”廖方义闻言并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把事情给徐源讲清楚。
    徐源对高教社杯自然不陌生,是每年九月份举行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能称得上是不错的数学赛事。
    先前他就受齐同祥教授的邀请,参加庐阳市赛区的评委。
    至于廖方义所说的,则是全国专家面试,能参加面试的都是一等奖。
    通过这场专家面试,最终会评选出最高奖项高教社杯奖。
    以及算是亚军的创新奖。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倒也没什么好迟疑的,直接便满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
    毕竟此次专家面试是在箐华数学院进行,他身为数学院资深教授理应以评委出席。
    何况整场专家面试也就半天时间,基本不会怎么耽误时间。
    看到徐源答应下来,笑容再次爬到了廖方义脸上。
    “那好。”
    “具体流程我等下发给你。”
    说完便立刻站起身,并不打算过多逗留。
    而这时旁边的唐时宏笑着说:“上午专家团面试结束之后,下午就会公布本届高教社杯奖,到时候有官方媒体进行报道。”
    在他看来徐源本质上是数学人,并且整个数学界都在关注着徐源。
    想看看徐源对霍奇猜想发起的挑战结果如何。
    结果徐源出席的活动都是航空航天领域,有机会自然要在数学领域多露面。
    徐源虽没以学生的身份参加过高教社杯,但相应的流程规定都清楚。
    听完唐时宏的这番话,当即点了点头。
    ——
    三天后。
    来自各大高校的获奖小组,成群结队来到箐华大学数学院。
    在到达休息区候场接受面试答辩时,不少队伍这时候也相互交流起来。
    其中讨论最多的,便是这次专家面试的评委。
    “哥们你是哪个学校的,听说这次专家评委里面有徐教授,不知道会不会增加面试的难度?”
    “徐神是箐华数学院的教授,这次面试地点又是在箐华数学院举办,徐神应该会出席担任评委吧。”
    “希望等下徐教授提问的问题不要太难。”
    “我倒是挺想被徐教授提问的,平时可没有什么机会见到偶像。”
    “好期待。”
    “能被菲尔兹奖获得者面试,就算落选也值了。”
    ……
    对于他们这些拿到一等奖的参赛小组,对数学往往是比较感兴趣的。
    并且在班上也都是被称作学霸的存在。
    因为有着这些标签,大家基本上都把徐源当做人生的偶像。
    毕竟徐源实在是太优秀。
    能被自己的偶像面试,无疑是件很兴奋的事情。
    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以徐源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所提问的问题难度肯定会高不少,真遇上的话表现绝对无法正常发挥。
    如此拿到高教社杯奖的概率也就低了。
    而就在参赛小组在候场区患得患失时,后面这次的专家评委团也在愉快交流。
    此次专家评委箐华这边由徐源和唐时宏出席,燕京大学那边自然还是马智明院士坐镇。
    以及抽调的数学理事会理事。
    说起来徐源也早已经是国内数学理事会理事,并且等马智明退休后,早晚要担任理事长推动国内数学的发展和进步。
    “早就听说你要研究霍奇猜想,也没来得及询问下具体情况。”
    “现在有什么进展了吗?”
    后台马智明向徐源询问起霍奇猜想的事,眼神和表情中流露着浓浓的期待。
    旁边其他几个人,闻言也都朝徐源看去。
    没办法。
    霍奇猜想的诱惑力实在太大。
    作为最抽象的世界数学难题,无论谁能证明都将会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到时候国内数学界的权威程度,会再次迎来全新的变化。
    彻底走在数学界前沿,引领人类文明数学的发展。
    他们都很期待徐源能够完成。
    徐源对马智明提问霍奇猜想的事情,倒是并不感觉到意外。
    毕竟他向霍奇猜想发起挑战的事,基本在海外数学界不是秘密。
    只不过绝大多数数学家,都他选择霍奇猜想研究并不看好。
    德利涅算是例外。
    尽管眼下他对霍奇猜想的研究还处于困境,但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事。
    于是稍微组织下语言,便开口回答。
    “目前还在寻找更适合的证明思路和方法,想解决霍奇猜想果然没那么容易。”
    “之前和德利涅教授进行了讨论,算有些收获。”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寻找方法推导。”
    马智明听着徐源的话频频点头。
    他当然知道徐源没那么快攻克霍奇猜想,否则也不会被数学界公认为最抽象的世界难题。
    主要他是想看看徐源的信心,会不会知难而退。
    好在这方面徐源目标非常坚定。
    “霍奇猜想是几道世界数学难题中最抽象的,历史有很多著名数学家尝试证明都没有成功,所以短时间内进展不大是正常的。”
    “不过我相信你肯定能取得成果。”
    “慢慢来。”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徐源把马智明的话悉数听进耳中,随即点点头沉声回应了句。
    “我明白。”
    随即徐源又和其他几人寒暄了两句,待时间快开始时一同前往评委席。
    本届高教社杯数学建模,本科两道题分别是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以及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徐源前两天就已经抽时间看了题目,以及参加专家面试的小组建模论文。
    对于担任评委可以说毫无压力。
    上午随着专家面试正式开始,徐源也从一些重要角度对参加答辩的人进行提问。
    并还会特意补充上自己的指导。
    正常专家面试进行下来,完成的算是比较顺利。
    另外经过专家评委团的共同决议,最终确定出本届高教社杯奖名单。
    以及亚军创新奖。
    然后在下午三点左右,正式揭晓名单。
    而流程进行到这里,各参赛小组学生也轻松下来。
    纷纷拉着徐源要求签名合影。
    反观马智明等其他评委周围,可以说连一个学生的身影都难看到。
    不过他们心态倒是很好,几个人聚在一起,看着被围在中间的徐源显得很高兴。
    谁让徐源名气这么大,又还是同龄人。
    自然更受欢迎。
    徐源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倒也没有吝啬什么,可以说给每位学生都签了名。
    至于这和谐不常见的一幕,也被现场记者拍下来。
    就这样随着关于高教社杯获奖情况报道后,网友的关注点也落在了徐源身上。
    很快登上热搜不说,连带大家对高教社杯的关注度都增加了很多。
    因为徐源起到引流效果。
    甚至还有不少没有报名高教社杯的学生,对此在评论区表示遗憾。
    “今年徐教授居然担任了高教社杯专家评委,早知道我也报名参加了。”
    “还能要签名合影,太羡慕了。”
    “后悔啊!”
    “该不会都以为报名了,就有机会拿到小组专家面试名额吧?”
    “我倒是和同学报名参加了,可惜只拿到二等奖。”
    ……
    高教社杯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在宣布了高教社杯奖和创新奖名单后,也表着这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正式落下帷幕。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今年春节徐源依旧回了家,陪父母置办年货,除夕贴春联烧香祭祖。
    但不知道是不是长大了的缘故,面对过年不似小时候那么期待兴奋。
    更像是走个流程。
    至于年后他和陈雨然也没久待,回到燕京后又去和岳父岳母拜年。
    期间他自然又不可避免的,被陈建方喊到了书房。
    “今年空间技术研究院会首次发射月球车,之后会面向公众征集月球车的名字。”
    “这次发射是探月工程二期任务中的关键一步,对整个探月工程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陈建方坐在书房椅子上,沉声和徐源介绍起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的项目。
    毕竟徐源虽是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但不是每天都待在研究院,有些项目的研发进度没法时刻知晓。
    月球车全称为月面巡视探测器,能够在月球表面进行行驶。
    完成他探测考察和收集以及分析等任务。
    最关键的是,想要完成探月工程的终极目标。
    载人登月。
    月球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
    目前天宫空间站的搭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主要由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
    空间技术研究院这边,则先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以及二号月球探测器,技术上面可以说已经比较成熟。
    这次将由嫦娥三号搭载着陆器,将月球车成功送上月球表面。
    徐源听到这次院里面向公众征集名字,顿时心中一动脱口回应了句。
    “我觉得玉兔这个名字挺适合。”
    “玉兔号嘛……”陈建方闻言暗自念叨了句。
    然后眼前一亮说:
    “这个名字不错,回头我让他们加进去,看看网友们喜欢哪个。”
    徐源闻言脸上浮现出些许笑意,接着想到什么再次主动询问了句。
    “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这次伱忙自己的就好。”陈建方摆摆手道:“发射月球探测器我们有经验,虽然这次会往月球投射着陆器运送月球车,但相关方案已经通过模拟验证,有把握取得圆满成功。”
    月球探测器本就是他们负责的项目,有着先前两次发射成功的经验。
    确实不需要担心什么。
    另外随着空间站搭建工作的进行,国内拥有的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或许距离实现载人登月还有些距离,但其他任务基本手拿把掐。
    徐源听完陈建方的话并没说什么,暂时不用参与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项目,刚好能把时间优先使用在隐身无人机项目,和对数学领域霍奇猜想的证明上面。
    之后徐源和陈建方又说了点工作上的事,直到苏玫红和陈雨然在外面喊,两个人这才出去坐下来吃饭。
    转眼进入到五月份。
    在徐源的努力下,对霍奇猜想的证明终于达到了百分之二十。
    尽管距离最终的证明还有不远距离,却无疑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信只要继续推导下去,用不了两年时间,或许就能完成霍奇猜想的证明。
    这天徐源正在自己办公室内,审核一篇数学学报的投稿论文。
    或许是对论文中的某些地方不太满意,眉头微微有些皱起。
    “思路还算清晰,逻辑也能称得上严谨,可惜运用的方法不是很巧妙。”
    “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约摸半个小时后,他自顾自低喃着,给了这篇论文评价。然后双手放在键盘上进行回复。
    希望论文作者能对论文修改,并未选择接受。
    从投稿作者的署名来看,对方来自牛津大学,是位海外在读博士生。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关于微分几何的论文并不算特别差劲。
    是拥有些含金量的。
    如果换做以前的数学学报,肯定会直接接受,并在最新期刊上发表。
    但眼下数学学报的标准,早已经和数学领域四大顶刊对齐。
    要求自然而然就高了很多。
    不过如果对方能对论文的运用方法修改,他还是很乐意让数学学报刊登这篇论文的。
    而就在他准备审核下一篇论文时,办公室的房门却突然被人敲响。
    闻声他只好暂时停下手上动作,缓缓抬起视线。
    “请进。”
    话音刚落。
    便见两道身影推门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的徐源并不陌生,对方正是燕京大学材料科学工程院的院长张靳。
    能那么快解决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问题,可以说少不了对方的帮忙。
    至于另外一个人,则就比较陌生。
    对方看上去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身上穿了件黑色薄夹克,加上戴着的一副窄边框近视镜,整个人流露出一股儒雅的气质。
    不过既然是张靳领过来的人,那肯定是有什么事。
    所以他并没有主动询问什么,而是立刻站起身脸上浮现出笑容,先热情的和张靳打了声招呼。
    “张院长好。”
    对此张靳倒也没有卖关子,和徐源握了下手便立刻介绍起来。
    “徐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邹敬教授,是你们材料院的人。”
    “我们材料院的教授?”徐源闻言一怔。
    下意识又朝对方看去。
    他在箐华好歹待了几年时间,不说对学校里的各院教授都认识,但也不应该没有任何印象。
    偏偏对于张靳口中的这位邹敬教授,却感觉非常的陌生。
    尽管在脑海中搜索了几遍记忆,依旧没有找到箐华材料院有这么个人。
    似乎是看出了徐源的疑惑,邹敬这时急忙笑着接过话茬解释起来。
    “是这样的,这两年我被院里外派到海外一个实验室交流学习,最近才正式回国开始研究项目。”
    徐源听完这番话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邹教授,欢迎你回国。”
    “谢谢。”邹敬伸手和徐源握了下。
    他这两年虽然待在海外,但听到徐源这个名字的次数一点不比国内少。
    因此对于徐源这样的天才,他非常敬佩。
    随即当几人在沙发处坐下后,只听张靳又主动详细开口解释起来。
    “今天我们过来主要是这么一回事儿,邹教授回国后在材料院建立了一个电池实验室,负责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项目。”
    “本来他找到我,是想和我们院合作共同研发。”
    “但我想到你在材料研究领域上的天赋,觉得这个项目还是你最为合适。”
    “所以我就给邹教授推荐了你。”
    自从上次徐源在短时间内,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可以说给张靳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认为徐源绝对能称得上是材料领域中的天才。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拥有的天赋,比其他学科领域还要高出很多。
    毕竟每项先进材料的研发,都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沉没成本,哪怕前期完成了非常多的任务,只要关键一步错误就会前功尽弃。
    无法得到想要的材料。
    所以他在看到徐源成功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后,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念头,便是希望徐源能够在材料领域继续深耕挖掘。
    研发出更多的优秀基础材料,攻克目前材料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可实际情况是,之后的时间徐源都没有再参与材料研发项目。
    这对于材料界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正是碍于这种状况,他从邹敬口中得知项目合作的事情后。
    立刻便推荐了徐源。
    主要想着反正是箐华自己的项目,说动徐源参加帮忙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旁边的邹敬,似乎也很乐意和徐源合作。
    几乎是张靳的话音刚刚落下,他便立刻接过话茬特意补充起来。
    “要不是张院长告诉我,我还不知道徐教授你在材料领域也有这么大建树。”
    “从张院长给出的材料检测数据报告看,你们所研发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其性能已经超过了海外技术最先进的碳纤维公司。”
    徐源听着眼前两人一唱一和,心里面也可谓是哭笑不得。
    想着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那边刚稳定住,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霍奇猜想的证明中,结果就又给自己弄了个电池研究的项目。
    当真是不让他闲着一会儿。
    不过该说不说,在现在这个时候研究动力电池,确实让他有些感兴趣。
    目前国内正在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但给予了各方面的补贴和优惠,还特意引进了海外知名电车品牌特拉斯。
    只是碍于新能源电车续航不足,相关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
    再加上民众的油车思维尚没有转变。
    尽管有国内汽车品牌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电车,但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对于大多数汽车品牌来说,并不看好新能源电车。
    始终认为未来还是油车的天下。
    在这种环境中,邹敬能建立电池实验室,研究动力电池确实难得。
    念头停留在这里,略作迟疑他还是主动询问了句。
    “邹教授。”
    “不知道你研究的是哪个方向?”
    “磷酸铁锂电池。”邹敬闻言立刻回答。
    前脚刚说完,紧接着又补充道:“磷酸铁锂电池虽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研发出来,但我认为它还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所以想通过对其继续研究,来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
    将邹敬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对这个观点还是比较认可的。
    对于磷酸铁锂电池他一点都不陌生,可以说只要全固态电池没有普及,磷酸铁锂电池便是动力电池中的中流砥柱。
    在续航和寿命以及安全性能上,都有着不俗的优良表现。
    当然目前所拥有的磷酸铁锂技术还比较有限,确实存在较大的潜力没发掘出来。
    “磷酸铁锂电池确实是新能源电车,未来十几年几乎最好的选择。”
    “我也相信随着新能源电车技术的发展,其销售量会逐渐超过传统油车。”
    回想起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徐源下意识针对邹敬的理念回应了句。
    而这句话却使得邹敬面色激动。
    当即又说道:“徐教授也看好磷酸铁锂电池吗?”
    “没想到你对电池领域也有研究,倒是刚好能够合作研发此项目。”张靳听完两人交谈忍不住回了句。
    徐源对磷酸铁锂电池感兴趣归感兴趣,但并没有具体研究过电池技术。
    于是想了想说:
    “实在抱歉邹教授,我虽然看好磷酸铁锂电池,却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经验。”
    他本以为自己这样说了后,邹敬会选择放弃,另外找其他人合作。
    结果他非但没有从邹敬的眼神中看到放弃,反而目光越发坚定了起来。
    念头刚停留在这里,便又听见对方相当诚恳的说起这件事。
    “电池技术的研究还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我相信只要有徐教授你的加入,磷酸铁锂电池项目的研究肯定会非常顺利。”
    正如邹敬所说的那样,电池技术的研究可不仅仅只包括材料领域。
    徐源所拥有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都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发挥出作用。
    眼看邹敬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种程度,再拒绝的话确实就不太合适了,毕竟同属箐华大学教授,在某个项目上互相合作帮助都是正常的。
    最终略作思考后,徐源还是答应了下来。
    “那好吧。”
    “有空我会去院里的电池实验室看看的,希望能够帮到一些忙。”
    “太感谢你了徐教授,那我等会儿回去把相关的资料给你发一份。”邹敬听到徐源的回答,脸上顿时浮现出笑容很是激动的回应着。
    至于坐在旁边的张靳,看到徐源又接触到材料领域心里也很高兴。
    在离开之前,还不忘向邹敬表示祝贺。
    “真是恭喜你了邹教授,有徐教授帮忙,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的项目就会有进展。”
    “我也很期待。”邹敬笑着点点头。
    ……
    不得不说邹敬的效率确实非常高,从办公室和张靳离开没多久,徐源便收到了关于磷酸铁锂电池研究项目上的相关资料和进度。
    想着既然已经答应了邹敬帮忙,该有的行动肯定是不能少的。
    所以当天下午,他便研究起这些资料。
    甚至还翻阅了些关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文献论文。
    就这样。
    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
    他除了继续推导霍奇猜想的证明,也会时不时去邹敬在材料院建立的电池实验室。
    可惜相比较原本的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实验室研究的并没有多少提升。
    相当于陷入了研发困境。
    倒是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那边,给徐源传来了不错的好消息。
    涡扇发动机图纸经过几次改进后,所制造出的涡扇发动机性能明显上涨。
    并且成功实现了三维矢量推力技术。
    尽管目前仍在测试中,但距离正式交付,想必也不会耽搁太长时间。
    2012年8月9日,周四,箐华大学。
    “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想要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兼顾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最合适的办法是优化电池结构的设计,增加空间利用率提高续航。”
    “另外结构设计中还要增加散热面积,减少热积累保证电池性能稳定。”
    ……
    图书馆某角落处,徐源思索着磷酸铁锂电池的相关优化方案。
    随着设计方案逐渐完善成型,他的眼神越来越亮。
    这三个月的时间以来,看到邹敬的项目研究并没有迎来什么进展,他也想着看能不能多帮些忙,所以便自行翻阅资料文献研究。
    最终借助着面板进度条的变化,成功为磷酸铁锂电池设计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在他的这份结构设计方案中,直接跳过了模组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使得池包有更多空间排列电芯,整体能量密度得以增加。
    加上新的结构设计散热面积更合理,有助于保证电池的性能稳定提高寿命。
    另外磷酸铁锂材料在极端环境下,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
    不容易发生热失控。
    即使电池受到穿刺和挤压,也不太容易冒烟起火。
    有限避免高温下存在的安全隐患。
    不过这种结构设计方案,具体效果究竟如何,还要等实际实验后才能知道。
    看到此设计方案完成度差不多后,徐源便也不再继续耽误时间,把桌面上的东西装进背包里,立刻起身朝着电池实验室所在楼层走去。
    ——
    “徐教授好。”
    “徐教授您来了。”
    徐源刚来到电池实验室,便听见邹敬下面的几位博士生打起招呼。
    他先前毕竟来过不少次,对他们也都熟悉。
    闻言嘴角噙着笑容冲他们应和了声,接着便又开口询问起来。
    “你们的邹教授呢?”
    “导师这会应该在资料室。”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博士生立刻回答。
    徐源点点头:“那你们接着忙吧,我自己过去就好。”
    说完未做停留,立刻迈步轻车熟路朝着不远处的资料室走去。
    很快当邹敬的身影进入视线后,徐源更是没有丝毫的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表明自己今天的来意。
    “邹教授。”
    “我先前提到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完成了,你看看是否具有可行性?”
    “这么快就完成了!”邹敬听到徐源的话骤然一惊。
    下秒也不敢有任何迟疑,连忙走过来从徐源手中接过方案文件,神情格外专注的仔细研究起来。
    他先前便听徐源提过这个思路,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在材料上想办法。
    不过想设计出更好的电池结构并不容易,所以他还是更倾向于寻找更适合的材料替代,以此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只是想要兼顾寿命安全性,难度实在是太大。
    要不然便是成本太高。
    但他万万没想到,徐源的效率居然会这么快。
    从最开始提出此方案,到完成结构设计似乎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实在令人瞩目。
    再次坐实天才身份的同时,说明徐源对他的这个项目是比较上心的。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格外重视。
    徐源这时也没去打扰邹敬,自顾自找了个椅子坐下耐心等待。
    毕竟是有着面板进度条的验证,对于自己的方案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这也算是另辟蹊径。
    否则真是去寻找全新材料代替的话,从研发到测试再到投入使用,恐怕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
    到那个时候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只怕早就被海外公司抢占。
    若真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研究全固态电池,彻底推动电池革命。
    当然目前全固态电池还比较遥远,无论材料和技术还是成本,都都没有办法实现全固态电池的普及。
    必须要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在适合的某天完成电池领域的革命。
    邹敬认真研究着这份电池结构设计,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脸上浮现出的表情发生明显的变化。
    从刚开始的平静,到眸子中不断闪过惊喜,再到最后眼神越来越亮。
    又过去半个小时后。
    邹敬突然抬起视线,满脸激动的说:“跳过模组直接将电芯集成电池包,再加上全新的电池结构和散热,这简直就是天才般的设计。”
    “我要立刻进行实验,如果顺利的话电池性能估算下来最少能提高三倍。”
    “这可是一篇能发表在科学自然上的论文,能够推动咱们的动力电池技术发展。”
    徐源将邹敬的表现看下来,脸上也浮现出了淡淡的笑容。
    显然他的方案得到了邹敬的认可。
    而仔细想想,他虽然在数学领域顶刊上发过不少学术论文,但科学和自然这两份国际最权威的期刊,却还没有发表过论文。
    如果能凭借这份电池结构设计被收录,倒也是个不错的体验。
    不过接下来的具体实验,他则就没办法和邹敬一同进行了。
    毕竟眼看这届国际航展就要举办,他还要带着研究所的翼龙无人机参展,接下来一周都会待在珠海。
    至于这届国际航展,无论是他还是研究所的梁占军他们那些人,可以说从年初便一直期待着。
    除了因为翼龙无人机会正式亮相,向世界宣布什么才是全球最先进的无人机,更重要的一点经过上面研究决定,成功批准了翼龙对外销售的请求。
    大家也都希望此次航展翼龙能成为销冠,在海外检测实际战斗能力。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如实说道:“接下来我要去参加这届国际航展,所以后续电池结构的实验和测试工作帮不了什么忙,就只能靠你们来完成了。”
    “你能设计出这份电池结构方案,已经是对这个项目最大的帮助了。”
    邹敬听完徐源的话,摇摇头很是感激的说:
    “后面的事交给我就行,我保证尽快完成新电池结构的实验以及相关论文,到时候还希望你不要嫌弃挂一个第一作者的名字。”
    现在他也总算明白,先前张靳为什么对徐源一个数学家这么推崇。
    随即徐源就这份结构设计方案,又和邹敬在细节上面进行了讨论,然后便也不再逗留返回了办公室。
    接下来的数天。
    伴随网上关于这届国际航展,讨论的声音逐渐开始多起来。
    完成全身涂装的整架翼龙无人机,也被安全运送到国际航展中心,等着在开幕当天给全世界一个震撼!
    ……
    (本章完)


同类推荐: 诸天最强大佬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末日求生:病弱少女转职亡灵法师重生2014:大国科技之巅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五个兽夫失算末世之三国无双九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