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崇祯重振大明 第296章 范阳三烈士

第296章 范阳三烈士

    魏学洢的书信能被刘宗周特意呈上来,显然不同寻常。朱由检读着书信,只觉得字字泣血、里面饱含血泪。
    就连他这个皇帝都觉得太惨,更别说其他人了。朱由检已经能想到,这封广泛流传的书信,在士子中会有什么影响。
    尤其是魏学洢这个名字,让他觉得有些熟悉。靠着强大的记忆回想一下,很快想到自己学过这个人写的《核舟记》。
    从这篇文章来看,魏学洢显然是个才子,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朱由检看完之后,立刻询问刘宗周道:
    “魏学洢人呢?”
    “为何没见他伸冤?”
    刘宗周忍着悲痛,说道:
    “魏学洢扶柩回乡,阉党追赃不止,指示地方官府严加催逼。”
    “魏学洢借贷乞讨,无力还清赃银,又忿恨父亲亡故,最终忧惧而死。”
    “其弟魏学濂,听闻阉党覆灭,已经剌血上书。臣听在京的乡人说,他不日就会进京。”
    朱由检听着这些,心里很不是滋味。魏学濂到来之后,黄宗羲、周茂兰、左光明这个伸冤的队伍,显然会继续扩大。
    更让他难受的是,魏学洢这个年纪轻轻就写出《核舟记》的才子,竟然像他父亲魏大中一样,被阉党迫害死了。
    如果自己在这件事上处理出错,后世的《核舟记》注释上,说不定都会提一句。
    而且面对这种孝子的事迹都不表态,自己还如何收拢士心?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如果我连这种孝子都不管,天下还有谁效忠我?』
    『这件事情的杀伤力,比《清忠谱》还要大啊!』
    《清忠谱》再怎么说也只是一部戏,而且还没有排练出来公开演出,朱由检有很多方法阻止。
    但是魏大中和魏学洢的事情,却是早已发生的事实,而且传遍天下。
    朱由检如果在这件事上处理出错,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声望,影响士人效忠。
    所以,他心中已经倾向于把阮大铖抛出去,再审一下这个人。
    不过难办的地方在于,阮大铖是和很多人一同起复的。如果把他抛出去,其他和阉党有牵连的臣子,可能会人人自危。
    东林党也很可能扩大打击面,继续追究他们。
    在已经决定求稳的现在,朱由检不想因为这件事,让朝堂再起风波。
    阉党和东林党的纷争,他想要尽力压下去。
    所以,朱由检决定把这件事情拖后,说道:
    “魏大中、魏学洢忠臣孝子,应该予以表彰,议定赠官谥号。”
    “具体案情如何,请刘先生率调查总署查办。”
    “现在正开经筵,暂且不谈政事!”
    让群臣再次讨论礼乐方面的内容,下令在京城择地建立梨园,邀请天下知名戏班,进京演奏戏剧。
    这件事放在平常都不显眼,更别说群臣在听到刘宗周的上疏后,大多怀着心事。
    朱由检见他们兴趣缺缺,经筵也有些办不下去,只能总结了一下今日内容,结束这次经筵。
    此时,他已经感觉到,黄宗羲等人之前掀起的暗流,已经摆在明面上。如何处理这件事,对自己是个考验。
    所以经筵之后,朱由检立刻吩咐锦衣卫,把所有的调查案卷都取出来。他要从头到尾,把这件事情梳理一遍。
    这样仔细一看,朱由检还真有发现,那就是鹿善继的父亲鹿太公,还有孙奇逢、张果中这三个被称为“范阳三烈士”的人,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
    魏忠贤诬陷六君子收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左光斗等人被下狱后,不但受尽折磨,家人也被追赃。
    孙奇逢作为左光斗的旧友,对此看不下去,与鹿太公、张果中四处募款,筹集到了数千两。甚至还派人去孙承宗那里报信,这也是“清君侧”传言的由来。
    魏忠贤见事情闹得太大,又有人要营救,就指示许显纯在狱中把人拷打死了。
    孙奇逢等三位烈士,到底没救下他们。
    所以这次黄宗羲等人进京后,他们对这次伸冤,也是积极参与。
    有这三个离顺天府很近、称得上本地人的著名义士参与,也难怪能很快鼓噪起声势了。
    朱由检看出了他们的作用后,已经有招揽这些人,让他们当官的想法:
    『这种义士,应该予以表彰啊!』
    『可以赐三个元士,让他们去当官任职。』
    对赏赐官职、升官任职这一套用得很熟练,朱由检已经转着念头,想要把三个人调走。
    然后他再看遇害者家属的情报,顿时不忍卒读。
    杨涟、左光斗等人的遇害,牵连到很多亲属。杨涟的儿子杨之才惊吓而死,左光斗的兄长左光霁被逼自杀、母亲悲痛而卒,魏大中的儿子魏学洢被逮入狱中而死……都牵连到了家人。
    也难怪后来去逮捕高攀龙时,高攀龙直接自沉池塘而死,这不仅是不愿在狱中受辱,也是不想牵连到家人。
    魏忠贤的手段,实在太酷烈了。难怪朱由检承诺给东林党人***,这些遇害者家属还不愿善罢甘休。
    尤其让朱由检震动的,是看到黄尊素死后,他的母亲痛哭至晕厥、父亲黄曰中在墙壁上写下“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八个大字,让黄宗羲日夜观看。
    这才有了满腔仇恨的黄宗羲,成为这次在京城掀起风波的主力。
    『这种仇恨,让我怎么解啊?』
    『吴尚默和他们相比,真的是温和派!』
    此时此刻,朱由检真的庆幸,吴尚默在年前上疏,自己也做出回应。
    如果不是有那些诏书表明态度,黄宗羲等人进京后,闹起的风浪会更大。自己这个皇帝,都可能灰头土脸。
    现在这件事情,只是有些难办。和黄宗羲等人有仇的许显纯等人已经流放了,而且经过廷鞫。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是定案,很难会有改动。
    <divcss="ntentadv">
    至于刘宗周参劾的阮大铖,只要自己使点手段抛弃,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人在被推举为鸿胪寺少卿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安全了,一直没有表态投靠皇帝。所以朱由检对抛弃阮大铖,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
    唯一要顾虑的,就是不能让阮大铖把其他人拖下水。要把他和之前起复的人切割,不能影响其他人。
    所以朱由检想了一下,决定让廉政总署出手,以贪污受贿的罪名,先把阮大铖拿下,审理这个罪名。
    待到魏学濂进京伸冤后,再和魏大中的案子并案审理,追究个人责任。
    这样明面上就不是追查阉党,不让那些和阉党有牵连的官员自危。
    定下这个计策后,朱由检又嘱咐负责报刊审查的锦衣卫,让各个报纸对黄宗羲等人的事情慎重报道,在朝廷没有定论前,不能随意表态——
    这样就能把黄宗羲等人的事情影响力压下来,即使他们在京城某个地方闹得很厉害,也很难传到其它地方去。
    更别说如今朝堂上有很多大事,很多人也对之前对阉党的处置感到满意。他()
    们对黄宗羲等人的事情,没有那么关注。更关心的是刘宗周的重制礼乐,还有钱谦益的恒产论等话题。
    所以次日的报纸上,头条是刘宗周讲礼乐,并且进献了戏剧。魏大中、魏学洢的事情,根本没有刊登。
    朱由检还安排人在《京报》上发表文章,阐述乐的作用,把经筵当成了文艺座谈会,指引大明的文艺创作方向,号召大明士子,往这个方向创作。
    在这篇文章中,乐被阐述出三大作用,第一就是作为声音的总和,由感而发,用于抒发感情。
    第二是娱乐作用,通过表现喜怒哀乐给予观众喜悦、放松的感觉,让世人放松疲惫的精神。并号召文艺作品,都要注重娱乐性。
    第三是教化作用,这是最高的要求,用于礼乐教化,帮助向大同之世迈进。这个作用并不对所有文艺作品强求,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便是能允许发表的作品。
    但是被当成模范的作品,必然有教化属性。朱由检把刘宗周献上的《清忠谱》,当做一个典型,让评论员进行分析。
    把这部戏剧说成是李玉的情感抒发,并且弘扬忠孝观念,有鲜明的教化作用。建议他加强娱乐性,写一个圆满的结局。不能写得太沉重,很少有人看下去。只有看到的人多了,才能更发挥作用。
    李玉看到之后,顿时深受启发,把《清忠谱》的剧本又改了一下,减轻悲剧色彩。
    尤其是知道皇帝任命刘宗周调查此时,已经确定周顺昌、周茂兰的事情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李玉的心情更欢畅,文字也轻松起来。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皇帝许下承诺,把完善钢琴的人册封为大师,授予大庶长勋级。
    这让擅长戏曲、对各种乐器都很了解的李玉,如何不欢欣鼓舞,觉得这件事情,就是自己的机会。他这个奴仆之子,有可能凭此翻身。
    所以他一边改着稿子,一边去有大键琴的地方观看。想要看看这种乐器到底是什么,让皇帝如此注意。
    大键琴在京城很少,但并不是没有。京城的教堂里面,就有利玛窦留下的大键琴。
    在皇帝开出大庶长的赏格后,很多好奇的人,都来教堂观看。
    李玉便是和他们一起,看到了所谓的大键琴:
    “60个键,60个音,这可比琴筝要多多了,难怪皇帝认为这种乐器有潜力。”
    “就是按十二平均律,都能有五个音区。”
    (大键琴又称羽管键琴,有五组音区六十个键。这是双键盘羽管键琴,第一层用于演奏,第二层用于移调,它的键盘黑白颜色和现代钢琴相反)
    口中喃喃自语,李玉很快发现了大键琴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十二平均律。
    这种能单人操作的乐器,远远比三十六支铜管,更适合十二平均律。
    所以,他已经打算让人模仿,把这种乐器造出来,然后再按十二平均律,改造成完善的钢琴。
    同时,他还要琢磨朱载堉留下的理论,保证造出来的钢琴,能被皇帝认可。
    这其中不知要花多少功夫,也明显需要很多钱财。李玉的积蓄并不多,负担不起这些。所以他回去之后,对《清忠谱》的娱乐性更关注,觉得要靠这部戏吸引观众,赚取到足够的钱财。
    有刘宗周呈献给皇帝,还有《京报》的宣传,《清忠谱》的知名度已经足够。李玉要做的就是把它修改好,更吸引人一些。
    就这样,在朱由检的干预下,这部留名青史的戏剧,开始发生改变。
    鹿太公、孙奇逢、张果中等人,也在朱由检腾出空闲后进行召见。在称赞了他们的义举后,朱由检道:
    “先前朕定下特赐元士出身这件事,说()
    是要把元士身份授予国士。”
    “三位所作所为,都堪称大明国士。”
    “温卿以为,他们能不能被特赐国士?”
    温体仁在旁陪同召见,当然要附和皇帝的意思,说道:
    “陛下说他们是国士,当然能特赐元士。”
    “这是陛下恩典,何须臣等置喙。”
    直接把事情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皇帝。
    朱由检对他的识趣很满意,说道:
    “既然如此,就由你来拟旨,尽快转交给内阁。”
    “从今以后,我大明就又多了三位国士了。”
    “不知三位卿家,想去哪里任职?”
    能被特赐元士,鹿太公、孙奇逢、张果中都是很高兴的。他们在魏忠贤擅权的时候敢做那些事,靠的是一腔义愤、而非是什么回报。毕竟当时的情况,他们随时面临着死亡,根本就没想过以后会怎么样。
    如今得到超出预期的赏赐,三人都激动谢恩。鹿太公道:
    “老朽年纪大了,不求当什么官。”
    “只求能安享太平,安度晚年。”
    “愿天下如陛下所说,迈入大同之世。”
    朱由检听了更是高兴,笑着向他说道:
    “老人家也知道大同之世吗?”
    鹿太公脸上笑出了褶子,回道:
    “京里人都在说这个,老朽当然知道。”
    “可惜老朽年纪大了,不知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大同之世。”
    为自己能见到圣主明君而欢喜,又叹息自己年老,无法见到盛世。(本章完)


同类推荐: 我妻如奴魔欲(更新至238章)夫妻日记我的爆乳巨臀专用肉便器恶人传皇嫂(H·强取豪夺)快穿之娇花难养重生之母女调教(未删节完本+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