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崇祯重振大明 第428章 财政困难

第428章 财政困难

    第428章 财政困难
    南洋有海盗吗?这点毫无疑问。
    星罗棋布的岛屿、繁忙的贸易路线,让南洋出现了很多海盗,而且剿之不尽。
    不过,相比敢和大明海军抗衡、在大明沿海劫掠的郑芝龙海盗集团来说,南洋海盗都是小角色。
    李国助的父亲李旦,曾和颜思齐、郑芝龙等人合谋,推翻日本江户幕府,接受大明册封。
    只是因为举事前被人告发,才不得已逃亡,在东宁移民开拓,在大明沿海劫掠。
    郑芝龙、李国助等人受此影响,对于图谋婆罗洲和爪哇岛,丝毫没觉得不对——
    他们这个团伙,拥有颠覆一国的实力。
    有着这样的实力,李国助看待南洋海盗,自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当成可以利用的对象,可以帮自己对付荷兰人。
    郭尚友听到他的谋划后,暗暗点了点头,觉得招抚海盗对付荷兰人,是一个可行之策。
    大明只需要在他们收复安不纳岛后,给个官职就行。
    所以他下令道:
    “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可以招抚海盗收复安不纳。”
    “如果此事顺利,本官会上奏陛下,在安不纳建立自贸区。”
    “所有南洋商人,都能在自贸区贸易,而且不用缴税。”
    这是他的一个策略,减少同荷兰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当所有的南洋商人都在安不纳岛拥有利益时,荷兰人想侵占这个岛,需要认真考虑。
    而且在他看来,安不纳岛不用缴纳赋税,和皇帝设立的自贸区差不多。
    转为自贸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皇帝一定会答应。
    李国助听到之后,却是大为惊喜。
    一个自贸区有多挣钱,从葡萄牙人经营的香山澳就能看出来。
    他奉命组建安不纳自贸区,自然能从中获得很多利益。
    甚至,因为安不纳岛和婆罗洲临近,郑芝龙等人开拓婆罗洲,说不定也要求助他。
    这让他的心情,变得无比美丽。
    看着李国助离开的身影,郭尚友思虑之后,取出一枚银章,决定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密奏给皇帝。
    从皇帝制定的戒严令来看,他对塞外、境外丢失城寨并不怎么在意。
    安不纳岛是在二十多年前被荷兰人侵占,和他这个现任南洋总督没有多大关系。
    只要认真解释,皇帝一定会原谅。
    未来纵然被言官攻击,皇帝也不会因此责怪自己。
    反而是隐瞒此事的话,皇帝有可能生气,自己这个南洋总督,可能要灰溜溜地卸任。
    “南洋总督,南洋诸卫。”
    “陛下可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不知我这条老命,会不会丢在那里。”
    写好密折之后,郭尚友忍不住叹道。
    若非身上背着阉党身份,他真不愿意去南洋,这么大的年纪开辟南洋诸卫。
    但是他身上背着附逆罪名,不听从皇帝的命令,东林党就会把他撕碎。
    这让他不得不接受任命,在东宁、南洋任职。
    不过,想到东宁,还有开辟东宁诸卫的霍维华、徐大化等人,郭尚友心中又有些平衡,知道皇帝对自己还算优待。
    不管怎么说,他还能担任督抚,霍维华、徐大化等人想起复,就得拿命去拼。
    而且从皇帝册封霍维华等人世袭男爵来看,他若开辟南洋诸卫成功,也有可能获得世袭爵位。
    为了子孙后代,他也要把这件差事干下去。
    甚至,为了给后代谋个助力,他还在奏折中向皇帝请求,抽调一些运河上的卫所将士,调到南洋诸卫。
    他当了两年漕运总督,在运河上也认识一些卫所官兵,想要招募些人,和自己一起谋富贵。
    这些人将是他未来最嫡系的力量,以后家族在南洋扎根,也需要他们做助力。
    至于缺少的移民,他打算让运河将士去郧阳一带招揽。皇帝之前就允许郑芝龙等人去郧阳招揽流民,如今已打通了路线。
    即使在冬天的时候,也能沿着长江行船,把那些流民运过来。
    在郭尚友的认真谋划下,南洋开拓,很快走上了快车道,移民、开拓等事,都是有条不紊。
    相比郭尚友来说,在庙街的张同敞,情况就不是那么好了。
    即使他预料到庙街的严寒,却仍没有想到,这里的冬天会冷得要冻死人。
    若非皇帝让他们学会造火炕,并且携带了煤炉和蜂窝煤,只怕和他一起留下来的人,会有很多被冻死——
    这些他从家乡招揽的江陵人,很不适应庙街的冬天。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里的冬天会这么冷。
    而且大雪冰封,也让张同敞的很多谋划,根本没法实施。
    他们现在能保住命就好了,如何还趁着冬天重建庙街?
    不过,冬天的严寒,也不是没有好处。
    那就是张同敞利用携带来的物资,很快和周围的女真人、蒙古人打好了关系。
    他们利用粮食和酒精,交换了很多皮毛。
    如今很多人身上,都穿着皮毛大衣。
    按照张同敞的估算,这些皮毛如果运回中原,足以能挣回他此次的费。
    如果再把交换来的人参、东珠也卖掉的话,他这一趟会有很多收益。
    这让他对江陵公国开藩,多了很多信心——
    至少不用担心赔本,利用贸易就能支持下去。
    而且他想到皇帝指点的财路,还在天气好的时候安排一些人伐木,建立冰窖藏冰,打算明年海面解冻后,运到中原贩卖——
    相比于不稳定的皮毛、人参生意来说,伐木业才是一个能稳定收益的行业。
    大明造船、建房,都需要很多木料。
    而且东北的树木非常高大,有很多生长了几百年。
    相比大木早已被采伐的中原来说,这里的木料质量十分好。
    张同敞甚至让人挑选了最好的木料,打算献给皇帝造宫殿。
    京城西北的诸王府建造时,想必也需要这些。
    采伐树木时得到的锯末,他们也没有浪费。按照皇帝所说,锯末洒在冰块上,就能让冰很长时间不融化。
    将来他们可以把冰块,运到南方贩卖。
    对于这点张同敞虽然有怀疑,却打算奉旨实行。即使将来冰块在船上化了,对他来说也没有多大损失。
    如果成功的话,江陵公国就又有了一个财源,可以在夏天采冰运到南方卖。
    根据他和土人的交流所知,北边很多地方,冰雪终年不化。不需要冰窖储藏,就能在夏天得到冰。
    可以说,依靠船队携带来的物资,张同敞和周围土人的关系很不错。
    这些没有被后金收服的女真和蒙古部落,对大明的态度也可以。
    但是沿着黑龙江而上,在科尔沁部旁边建立据点的高迎祥等人,和周围部落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了。
    敌对的科尔沁部不用说,那些倾向后金、甚至被后金收服的部落,同样对他们非常敌视。
    高迎祥派出去的人员,经常被一些部落攻击。
    有时候他甚至按捺不住,想要杀光或驱逐周围的部落,让这里只留下大明人。
    只是他如今实力不足,又有皇帝派来的护军校尉看着,只能执行统一战线策略,拉拢一些和后金作对的人。
    后金对一些部落的政策很残酷,自然有因此倾向大明的人。
    按照倾向大明和倾向后金,这一片的部落渐渐形成两个集团,越来越有火药味。
    可以想见,明年开春之后,这里必然会发生大战。高迎祥等人能否立足,就看战争的结局。
    大明朝廷刚刚建立的枢密院,也在为这一场战争做准备。
    在杨嗣昌等人的努力下,己巳方案终于制定完成,他的四正六隅策略,从口头的谋划,变成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朱由检看到己巳方案,首先便对需要的费皱起了眉。
    因为按照方案中的规划,明年这场战争,需要的钱粮至少是六百万。
    朝廷在征收辽饷之外,还需要挪用其它方面的钱财,用于这场战事。
    负责制定方案的杨嗣昌道:
    “按照辽东督师所奏,关外官兵、也就是宁锦一带的辽东军麾下各师,共有将士七万一千余员名。”
    “关内官兵、也就是山海关一带的将士,共有四万二百余员名。”
    “以崇祯二年正月为始,户部视此数给饷。”
    “明年关宁岁饷,以四百八十万为额。”
    这是孙承宗整顿辽东的收获,把辽东需要的军费,压在了辽饷以下。
    如果辽饷能尽数征上来,五百二十万的辽饷,满足四百八十万的军费还有剩余。
    但是显然不能这么算,因为辽饷的征收,不可能全部征上来。
    而且陕西、山西等地受灾,有些地方需要免税。至少有十分之一的辽饷,那是绝对收不上来。
    按照朱由检的估计,明年能征收四百五十万辽饷,就算户部得力。
    实际征到的数字,还可能少于这点。
    所以己巳方案的六百万两费,单靠辽饷是不够的。
    甚至征收的辽饷,连关宁一带的辽东将士都养不起。
    这让朱由检深刻感受到,所谓的关宁军到底有多吃饷。难怪后世很多人,把他们视为大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现在还不是彻底解决的时候。明年对建虏作战,需要他们出力。
    孙承宗能把关宁岁饷压到四百八十万,已经算是得力。相比原本的六百多万岁饷,为朝廷减轻了很大压力。
    这部分节省的钱,能用于东江等地,让他们主动出兵,对建虏十面出击。
    所以朱由检考虑之后,决定道:
    “就按六百万的预算,让户部尽量解决。”
    “还有催促户部,把九边欠饷解决掉。”
    “枢密院需要多少经费,也列出一个预算。”
    “让户部有个准备,免得措手不及。”
    杨嗣昌高兴应下,知道己巳方案,在皇帝这里算是通过了。
    剩下的就是发给前线将领,让他们提出意见。
    毕竟前线的仗如何打,需要他们决定。
    枢密院制定的方略再好,也需要人执行。
    在交通和通信都不方便的现在,己巳方案对前线的授权还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只提出了目标,如何达到要前线自己解决。
    所以己巳方案的细化,需要前线将领配合。到时综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方案。
    前线将领对己巳方案的反应暂时不去说,户部在收到枢密院发来的明年预算后,几乎就要崩溃。
    他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征收了六百多万积欠,把九边的欠饷基本解决。
    没想到明年还需要六百万,用于一场大战。
    这让毕自严、郭允厚、董应举等户部官员,觉得实在无能为力,他们集体向皇帝请求,削减枢密院预算。
    为了此事,朱由检召集内阁、枢密院、户部等衙门的官员,举行常参会议,商议如何决断。
    户部的难处是现实的,现在能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已经可以说干得不赖。九边欠饷也因此没有继续累积、情况继续恶化。
    但是让他们拿出六百万两银子,却又实在是力有不逮。毕自严说了一大堆难处,表明户部拿不出这笔钱。
    对此,枢密同知袁可立道:
    “朝廷有专门征收的辽饷,怎么拿不出这笔钱?”
    毕自严回应他道:
    “辽饷只有五百二十万,而且陕西赋税已被陛下全免。”
    “这不止是赋税减少十分之一的问题,还需要户部出钱,供养陕西官吏。”
    “窃以为明年不宜出兵,应当暂缓几年,等朝廷缓过气来。”
    参加会议的官员听到这些话后,很多人表示附和。他们大多认为朝廷不应该急着出兵,要休养生息几年,等以后缓过气来。
    对于这种情况,杨嗣昌站出来道:
    “朝廷想要休养生息,建虏就会答应吗?”
    “天启六年宁锦发生大战,天启七年朝鲜、宁远发生大战。”
    “今年建虏又征伐察罕故地,明年会打哪里呢?”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兵,费的钱粮还有可能更少些。”
    “再说了,朝廷就算不出兵,关宁岁饷也需要四百八十万。相比出兵来说,费没少到哪里去。”
    (本章完)


同类推荐: 我妻如奴魔欲(更新至238章)夫妻日记我的爆乳巨臀专用肉便器恶人传皇嫂(H·强取豪夺)快穿之娇花难养重生之母女调教(未删节完本+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