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2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第2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第2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鸿都门学是灵帝为了争夺话语权、改变当今儒家经学当道的现状而建立的,专门研究辞赋书画,有所成者授予高官。能在这里出头的大都也是士人出身,但不为传统士人所接受,堪称东汉非主流。
    梁鹄年不到四十岁,在教学开始之前,不知是不是出于灵帝的指示,他先考察了刘辩在史子眇那儿学到的东西。
    刘辩的确有印象,诸如鲁诗、论语、春秋等,史子眇要求不高,读书不求甚解。
    随后,梁鹄开始教学刘辩读书写字。
    刘辩虽然不想在未来的两年半都被困在儒家经典的学习中,但也明白,至少要先把乐于学习的态度摆出来。
    尤其是他那一手狗爬似的字,确实需要练一练。而梁鹄,能在鸿都门学中出头,文学修养并不算差。
    别看灵帝当皇帝治理国家不太行,在辞赋书法上还是有一手的。
    如此,过了五六日,刘辩每日读书,也每日同何皇后见面。赵忠与郭胜等人也一直在刘辩面前刷着好感,刘辩但有所求,无有不应。
    至于灵帝,早就以读书为由,免了刘辩每日礼仪性的的晨昏定省,自上回之后一面都没见过。
    这一日,教学完成后,刘辩没有离开东观,问身边的内侍郭直道:“我听说东观一直有人编修书籍,怎么这么多日来,只有数个文吏,就连五经博士都不见一个?”
    郭直也是南阳人,与郭胜关系亲近,闻言喏喏不敢直说,只能答道:“约莫是博士等人在东观别处。”
    刘辩只是轻笑一声,没再追问,说:“回吧。”
    东观虽大,却也不是理由。刘辩明白,这是因为十常侍很明白外界的传统士大夫对他们的态度,比如编修书籍的大儒,这些人往往十分反感宦官,十常侍害怕刘辩被这些人影响。
    而在当天晚上,张让赵忠等人便聚集在了一处,赫然在讨论白天刘辩问起东观官员的事。
    郭胜比较偏向于刘辩:“史侯聪慧,今日有此问,怕是心中已经有所怀疑。现今史侯亲善我等,何必为此惹得史侯不喜?”
    张让道:“旁人倒也罢了,马日磾素来不喜我等,他如今在东观修书,若是史侯受其影响,恐有后患。”
    张让的义子娶了何皇后的亲妹妹,本质上,只要刘辩不对他喊打喊杀,他没有反对刘辩的动机。
    孙璋在十常侍中的地位仅次于张让、赵忠,受永乐宫的董太后信任,在对刘辩示好的问题上偏向中立。
    赵忠则说:“我日日得见史侯,知道史侯胸有成算,课业之后,回到殿中也不玩耍,每晚习字不断,几日便大有进益。我问过才知,梁鹄未曾作此要求。真不知史子眇究竟如何教养史侯。”
    说完,赵忠拿出两张刘辩练字留下的麻纸。张让等人能做到中常侍,还是有些鉴赏能力的,刘辩的字虽然称不上多好,但相较之前,最近的字无论是布局还是笔锋皆不可同日而语。
    张让明白赵忠的意思,史侯不是那种易于掌控的孩童,有自己的想法,能顺从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张让最后说道:“明日我当去中宫拜见。”
    翌日,没等张让主动拜见,他就在灵帝的命令下与刘辩见了面。
    原来,自从刘辩入宫的消息传出来后,大将军何进便号召亲近他的官员上书请立刘辩为太子,灵帝当然不愿意,被闹得十分恼火,以致于根本不想看见刘辩。
    近几日官员们消停了许多,便是偶有此类奏疏,也到不了他的眼前。没了这些外部纷扰,灵帝反而想起了刘辩。
    刘辩不知道灵帝为什么突然召唤,张让透露是要考校课业。
    倒是梁鹄对此表现地比刘辩还激动。
    路上,张让对刘辩频频示好,刘辩照单全收,一口一个张公对对对……
    灵帝所在的玉堂殿属于东宫的后殿,此东宫不是后来专属太子的东宫,而是皇帝用来居住和办公的地方,虽然属于禁中,但和尚书台、御史台等官僚机构构成的内朝只有一墙之隔。只要皇帝需要,随时可以宣召尚书、侍中等人入殿,备询待诏,陪同皇帝处理政务。
    上回刘辩见灵帝也是在这里,东宫中较大的云台殿用的反而少。
    灵帝正在批阅尚书台呈上的奏书公文,按照东汉的体制,各处的奏书公文会经由位于内朝的尚书台整理后送给位于禁中的皇帝,而连接两者的小黄门全由宦官担任。
    见到刘辩来了,灵帝停了笔。刘辩注意到这一次殿内多出一个官员,但刘辩拜见时灵帝没有介绍,刘辩也不好多问。
    随后灵帝先问了问梁鹄这些时日的教学内容,然后以此来询问刘辩。
    刘辩这几日是真的用心学了,称得上对答如流。看得出,灵帝很是满意。
    稍后,灵帝又让刘辩书写,看完后皱了皱眉头,倒也没说什么。
    梁鹄见状,忙忙拿出刘辩一连几日写下的字帖,灵帝看完,马上赞许道:“甚好!”
    刘辩没想到他的这位老师如此心细,旋即他注意到灵帝又把手中的字帖交给一旁的大臣,并问“子干,你觉得如何?”
    他就是卢植?刘辩略带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五十多岁的大臣。如果问刘辩满朝中文武中他最想交好谁,那答案一定是卢植。
    别的不说,历史上,当董卓宣布废除汉少帝时,满朝百官无人敢有异议,唯有卢植挺身抗辩,险些因此身死。
    而他本人作为海内大儒,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不蓄家资。平定过蛮族叛乱、黄巾起义,同样也校勘过儒学经典。
    不论是品德还是能力,都称得上是士大夫中的完人了。
    此外,刘备、公孙瓒都是他曾在家乡涿县讲学时的学生。
    另一边,灵帝观察到刘辩的表情,问道:“辩儿知道子干之名?”
    刘辩回过神来,答道:“回父皇,我曾听旁人提起过卢公,称赞卢公贤达。”
    灵帝闻言对着卢植笑道:“看来卿之贤名流传甚广啊,不愧是朕之尚书。”
    刘辩没想到灵帝还有自恋的一面。
    灵帝又问及卢植对于刘辩所写字帖的评价。
    卢植道:“殿下已得书法入门之道,持之以恒,不出一载,必有所成。”
    (本章完)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断奶(骨科 1v1)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七零:为活命我强吻了最疯反派拜托,我和老婆契合百分慕容复拉我爹造反?反手点举报!从女王降临开始崩坏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