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99.第99章 大姨子的慌张

99.第99章 大姨子的慌张

    第99章 大姨子的慌张
    许跃新的话里,藏着新东西。
    杜润升意识到这一点,脑子里开始思考许跃新所说的话。
    他的方案,本质上是在没有对集体资产进行实物分割的基础上,明确了产权。
    实物分割易引发社员争议。这一方案可以在杜绝争议的基础上,避免“公地的悲剧”。
    如果能落实下去,果园、树林的产出水平将会提高,基层农技站的运行困境将得到化解。
    最重要的,农村社员们的财产和收入势必将大幅提升,这正是当前农村改革的本意。
    若是能推广开来……
    杜润升点点头,感觉自己发现了宝藏。
    “小新的思路很不错。”
    杜润升简明扼要地肯定道,“可以作为重点写进调研报告。”
    “嗯,我也觉得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易刚跟着说道。
    “那个,谢谢杜老和易同学夸奖。”
    许跃新挠挠头,笑着说道,“只是……请问杜老您能不能叫我小许?”
    小新这个名字,会让许跃新联想到《蜡笔小新》,总感觉怪怪的。
    “好。小许,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思考调研报告怎么写了。”
    杜润升从善如流,面带爽朗的笑容道。
    易刚、屠光召等人都向许跃新投来羡慕的目光。
    能成为小队调研报告的主笔人,这是何等的殊荣。
    “嗯,我会认真把报告写好。”
    许跃新看着杜老、易刚、屠光召等人道,“后边还得向各位多请教。”
    “好的,有问题来国家农委找我。”
    杜老说道。
    次日,调研小队离开牛脊小队,返回京城。
    从公社路过时,许跃新特地去找陈艺雪给自己的回电。
    本来他计划中间抽空来公社看电报,就是没想到调研活动时间如此紧凑,连一两个小时的空闲都没有。
    报务员寻找几分钟后,从旧日累积的电文中取出一份交给许跃新。
    果不其然,是陈艺雪回的。
    “我在京城一切都好,盼你和悄悄回来”
    读着这一行字,许跃新心里笑了。
    这一刻,他归心似箭!
    调研小队抵达地委后,同其他队伍一道会合,前往火车站。
    许跃新在到火车站拿到车票后,给陈艺雪拍下一份电报,告诉她自己和陈巧巧的抵京时间。
    没多久,他们乘坐的火车到了,许跃新和陈巧巧一起进入站台,登上列车。
    ……
    “哐当”
    “哐当。”
    两天两夜的行程后,许跃新抵达京城火车站,提着自己和媳妇的行李走向车厢大门。
    刚到车厢门口,他就看见大姨子正身穿一件纯白色大衣,在站台上等候着自己。
    “艺雪。”
    “姐!你冷不冷呀。”
    陈巧巧跑向姐姐,拉起她的手关心道。
    “不冷,我这件大衣可暖和。”
    陈艺雪摸着陈巧巧身上的衣服道,“倒是你和跃新,穿得是不是有点少了。”
    “我们俩好着。”
    许跃新笑道。
    看到大姨子今天的样子,他感到很欣慰。
    和之前相比,大姨子状态明显好了许多,已恢复为往日坚定自信的冰山美人。
    “把这个包给我。”
    陈艺雪看许跃新手里拿的行李有点多,想主动替他减少负担。
    “不用,这点算啥。”
    许跃新说道,和媳妇、大姨子一起下楼梯往出站口走去。
    坐车回去的路上,陈艺雪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你不在时,有位叫朱綝的女同志和父母一起来看你,说是要谢你的救命之恩。”
    “我请他们进来坐了会。”
    女儿国王,和她的家人,终究还是来了。
    许跃新心想道。
    经过这一回,自己和女儿国王算是建立起稳固的联系。
    后边怎样发展,就全看自己的本事了。
    坐车回到家后,许跃新和陈巧巧、陈艺雪一块把行李中的衣服、被子啥的归置好,接着拿出几样徽州地区的特产。
    “黄山毛峰,全国十大名茶,女同志喝了对皮肤好。”
    “还有茶干、竹笋、黄山石耳。”
    许跃新对陈艺雪说道,将一只只包裹放到桌上,“都是给你的。”
    “千里迢迢的,还记挂着我。”
    陈艺雪略有些不好意思道,“下回别带东西了。”
    “他愿意买,你拦着他干啥。”
    陈巧巧挽起陈艺雪胳膊道,将她弄得更不好意思。
    “嗯……跟你们说个事儿。”
    陈艺雪看向许跃新道,“我房子味道散差不多了。”
    “我打算明天搬过去。”
    “好,让新哥送你吧。”
    “我去买菜,一起在新家开顿伙。”
    陈巧巧替姐姐高兴道。
    ……
    第二天早晨,许跃新骑上摩托车,送陈艺雪前往团结湖。
    “恭喜乔迁,祝你今后红红火火。”
    摩托车上,许跃新微笑着向陈艺雪祝贺道。
    “离不开你们帮忙。”
    陈艺雪在身后抱着许跃新,语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幸福道,“我在房本上写的是我和巧巧两个人名字。”
    “哦?挺有良心啊。”
    “不过怎么不写我和你的名字?”
    说完这话,许跃新饶有兴味地观察起后视镜中大姨子的表情。
    “又来这套。”
    陈艺雪轻拍他身上一下,“什么时候能不贫嘴啊?”
    “你猜。”
    说到这,许跃新加快速度,身后的大姨子赶快把他抱得更紧了。
    两人抵达新家时,陈巧巧还没到。
    许跃新帮大姨子把行李搬上楼,忙活完毕后拉起她的手。
    “你现在是咱们中居住条件最好的。”
    “人均80平米的面积。”
    “还真是这样。”
    “你等会,我去开个暖气。”
    大姨子脸红了,不过她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抽出手,而是找了个借口离开。
    很快,屋里变得暖风阵阵,熏得人无比惬意。
    陈艺雪在沙发上脱下大衣外套,露出白色高领毛衣紧紧包裹下的完美身材。
    许跃新在大姨子身旁坐下,将她肩膀揽住,握住她的一只手。
    “这身真好看。”
    许跃新一直觉得,大姨子每当穿上这种紧身高领毛衣时,就特别地有女人味。
    “真是缠人。”
    陈艺雪脸上泛起红晕,无奈地说道,“就不能一心一意和巧巧过啊?”
    “你不懂,我在你身上的时间多,在其他女人身上的不就少了?”
    “别的女人还有可能拆散我和巧巧的家庭,你又不会。”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和你在一块有利于我跟巧巧家庭的幸福稳定。”
    “……”陈艺雪再一次在许跃新的理论面前哑口无言。
    许跃新倒不觉得自己在诡辩。
    古时就有姐妹同嫁一夫的做法,而古人正是基于他说的这种考虑。
    嗯,自己是个古典主义者。
    当然,仅限于古典做法对自己有利时。
    不一会,外边传来陈巧巧的敲门声。
    陈艺雪慌忙从许跃新中怀中挣脱出来,上前开门。
    ……
    晚上,许跃新在大姨子这吃完搬家饭,和陈巧巧一块回科源社区。
    “你们调研报告准备得怎样了?”
    路上,陈巧巧带着几分忧愁问道。
    “几篇大材料整好了,昨晚在家写了点儿。”
    “你们呢?我记得你们队调研方向是乡村社会治理?”
    “嗯。前期调研大家还是蛮认真,最后在未来预测上卡壳了。这两年社会面貌变化太大,谁都不敢轻易断言未来农村发展方向。”
    “你能帮我们预言一下不?”
    陈巧巧充满信赖地问道。
    在她眼中,自家丈夫就是当代神算子,说啥啥中那种。
    “这个,其实你想想,现在都包产到户了,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以后进城打工必定是大趋势。”
    “相应地,乡村社会治理的重点,将转移到对留守人群的关心,以及吸引人才回乡创业上。如果你们抓住这两点来写,想必能出彩。”
    许跃新慢条斯理道。
    陈巧巧听得眼前一亮。
    自家丈夫不愧是市文科状元,真是太博学多才了。
    三言两语,就把困扰她所在小队许久的问题给解决了。
    “你说得很对。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存在,我们小队应该结合经济发展这一点,对未来乡村社会变化进行研究判断。”
    陈巧巧认认真真说道。
    “就是这么个道理,具体的回家再跟你说。”
    “嗯嗯好,你专心开车吧。”
    夜色中,许跃新加大油门,往家的方向驶去。
    ……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备起年货。
    许跃新承担起全家的采购职责,吃的喝的贴墙上的对联全交给他包办。
    年货中的重中之重,是带鱼。
    带鱼属于紧俏货,从大干部到小市民每人限制供应一斤。这一限制直到80年代中期才取消,比猪肉晚多了。
    许跃新牢牢揣着全家的副食本儿,去朝内菜市场采购带鱼。
    陈巧巧嫁入许家,给大伙添了一斤带鱼定量。
    再加上去年成年的妹妹许嫣然,以及在他们家过年的大哥大嫂,许家的定量已步入巅峰,达到七斤。
    当然,七斤定量是理论上的,还得取决于菜市场有没有货。
    每当待遇摊位上的师傅吆喝一声卖完了,现场就会响起一片叹息声、骂娘声。
    这种时候,哪怕有钱有票也没用,等明儿重新排队吧!
    为买到带鱼,许跃新起得很早,五点钟就骑摩托车往菜市场去了。
    结果一到现场,他傻眼了。
    卖带鱼的摊位前已排起长龙,一眼望不到尾巴。
    这可是大冬天的五点钟啊!
    “行,算你们狠。”
    许跃新算是结结实实体会到一把这个年代的排队,忍不住感叹道。
    停好摩托车,加入队尾老实排队。
    许跃新把手揣兜里,只盼着卖鱼师傅别迟到。
    看着眼前的队伍,他终于明白了为啥父母专门给他安排出一天时间买带鱼。
    这要是来得晚点儿,是得排到下午啊。
    许跃新和大伙一起等啊等,终于在早上八点盼来运带鱼的小三轮车。
    片刻后,队伍也开始动了。
    前方人头攒动,值得庆幸的是师傅卖鱼速度还算快,队伍过一会就能前进一截。
    等快轮到许跃新时,他往身后看了一眼。
    啧,多亏来得早。
    这后边的队伍,起码得排到协和医院了。
    案板后边,师傅切带鱼时手脚极麻利,态度极不耐烦。
    切到啥是啥,不许挑,爱买不买。
    轮到许跃新时,他把副食本递给师傅,祈祷着能给自己多切点好的。
    师傅接过副食本一看,眼睛一下亮了。
    “大作家,《高山下的环》是您写的,对吧?”
    “我在人民日报上见过您。”
    话音未落,他把副食本还给许跃新,唰唰从案板上剁下一堆最好的带鱼段,往秤上一扔。
    七斤三两!
    “拿着走吧。”
    师傅笑眯眯地把带鱼递给许跃新道。
    一三轮车的带鱼中有五斤余量,饶个三两问题不大。
    “谢谢师傅嘞!”
    许跃新接过带鱼赶紧离开。
    倒不是害怕其他顾客的声讨,而是后边已经有人关注起他的身份,他怕待会被人堵住要签名。
    骑摩托车,回家。
    许跃新到家后把带鱼往桌上一搁,看向正在厨房忙碌的母亲:“妈,带鱼买回来了,七斤三两。”
    “饶了你三两啊?”
    吴燕高兴得放下洗碗布,喜笑颜开地回过头道。
    “那可不。”
    许跃新笑道,“爸什么时候从矿山回来啊?”
    “今天下午。”
    “矿上前天关饷,他们领导得多留两天。”
    和母亲说完话,许跃新回到卧室继续写调研报告。
    杜润升定下的截止日期是大年十五,而他已经快要写完。
    如此一来,杜老就可以拥有更多时间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许跃新落笔前字斟句酌,保证没有一个字多余,又能把各个方面兼顾到。
    他心里清楚,这一份报告将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报告最后的300字,许跃新足足用了两个小时才写完。
    等他放下笔审阅完毕时,母亲已经做好午饭了。
    许跃新回到客厅,这时外边传来敲门声。
    “老吴,开个门。”
    是老爹的声音。
    “来了爸。”
    许跃新上前开门,看到老爸一身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
    可以明显看出,老爸半年来瘦了许多。
    “爸你来得正巧,正赶上吃午饭。”
    许跃新心里一酸道,表面上仍是很高兴的样子。
    “不是巧,是我了解你妈,她肯定是在这个点把午饭做好。”
    “所以我就在外边给你们带了两样东西才回来。”
    许强满脸得意道,走入屋中。
    吴燕见到许强后也很惊喜,她没想到丈夫会提前回家。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这是他们半年来的头一次团聚。
    饭间,许强露出神秘的笑容,看向老婆和儿女们:“我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你们想想听哪个。”
    “先说坏消息,这样咱们还能用好消息冲冲。”
    许跃新代表大家表态道。
    其实看到父亲的这副神情,他就明白所谓的坏消息只是说说,好消息才是真。
    (本章完)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断奶(骨科 1v1)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龙族:从雷欧归来的路明非华娱之实绩为王诸天:无极宝体自遮天开始半岛败家子,开局财阀千金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