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

    军40万主力大军。之后,包括楚国在内的各参战国,在燕国主导下实行了对齐国的利益分割,各国参战兵力撤回。

    第二阶段,乐毅统率燕国大军,独立进军齐国纵深,连下七十余城,几乎占领齐国全境。大举占地的同时,燕军对齐国展开了同等报复,大举掠夺齐国财货人口,输送于燕国。燕军的同等报复政策,使齐国民众产生了抵抗心理。

    第三阶段,齐国只剩下莒城、即墨两座城池孤守。在惟有两城坚守的艰危时刻,齐国人心开始了逆转。颇具政治家眼光的乐毅,开始认识到强力灭齐的后果,很有可能使燕国将来再度成为齐国的复仇对象。为此,乐毅开始了长期围困,并推行相对宽松的政策,力图感化齐人归附燕国。

    第四阶段,在乐毅“仁政化齐”取得重要成效的时刻,燕昭王病逝了。燕国新君燕惠王改变对齐政策,罢黜乐毅,任用骑劫为将,发动对齐总攻势作战。固守即墨的田单军,进行了著名的“火牛阵”反击,战胜燕军并乘胜追击,一举恢复了齐国全境。燕军溃败,撤回燕国,六年大战宣告结束。

    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看似取决于罢黜乐毅,其实取决于更为深层的必然。

    这一深层的必然,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法则:依靠残酷杀戮与全面掠夺所取得的战争胜利成果,永远都不可能是稳固持久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主义,永远不会成为征服人心的正道。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无不说明了这一历史法则的深刻性。乐毅的燕军,以报复政策在先,及至萌生出铁血幻想,在被占领国推行相对仁政,为时已晚。

    战争形势的逆转,就其深层根源而言,是必然的。

    燕国的乐毅变法,随着破齐之战的失败,在燕国名存实亡了。

    燕国的命运,与乐毅个人的命运一样,都陷入了一种不伦不类的灰色境地。乐毅,以逃隐赵国的形式,不复再出,永远地沉沦性隐居了。燕国,以重回老路的方式,复归弱势,同样永远地沉沦了。

    燕国与乐毅的命运,说明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复兴国家的变法,可以以复仇雪耻为第一动力,但却不能以复仇为最终目标。一个国家若没有更为高远的目标,变革与复兴所能迸发的历史张力就是极其有限的。

    战争文明之巅峰

    1 战争文明的历史内涵

    战争现象,是理解一个特定时代最重要的历史窗口。

    战争文明,是特定文明形态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

    从人类进入国家时代开始,野蛮状态下的族群冲突发展为大规模的以社会组织为条件,以社会整体生产水平为基础的国家之间的对抗行为。这种对抗,我们称之为战争。国家时代特定国家的战争方式,我们称之为战争文明。这种战争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形态的有机构成部分。

    战争文明与政治文明,是最直接体现国家性格与民族精神的两大支柱。

    据《历代战争年表》(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统计,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整个人类古典文明史上战争最为集中、最为多发的一个时代。整个春秋时代,发生战争395次。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254年的战国时代,史料有迹可循的大小战争发生过230次。

    在此后的任何时代,都没有过如此高密度的战争。应该说,这还不是春秋战国时代曾经爆发过的所有战争。因为,偏僻地域各族群之间的资源争夺战、小诸侯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各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武装争夺、各国由政变引申出的内部武装冲突等,都很难进入历史学家的记载。

    如此高发的战争频率,如此长期的战争实践,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国家与地区都未曾有过。能在550余年的时间里,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只有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我们可以确定地认为,战争,是中国战国时代最为基本的历史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以研究日本文化传统为切入口,写出了享有盛名的关于日本战争文明的研究著作——《菊与刀》。虽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文明的表述,使用了文化传统、思维习惯、行动习惯等具体概念。但是,就其实质而言,这部著作仍然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人类理念对战争研究走向本质化的标志。因为,这是人类理念第一次将战争方式作为民族文明的构成部分对待,而不是单纯地就军事活动研究战争。

    从这本书之后,以美国处置日本战后社会的实际政策为标志,以美国与欧洲对曾经的法西斯国家的文明根基的深入研究为延续,当代世界的战争理念发生了深刻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不再将战争作为孤立的军事行动看待,而是作为全面的、综合的、基于文明差异的国家对抗行为对待。无论是发动战争,进行战争,结束战争,还是战后处置方式,都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

    客观地说,自鲁思·本尼迪克特开始的战争文明理论,是以西方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战争文明为本位的,是立足于解决当时的战后问题的。对东方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战争文明,他们还缺乏深刻的历史理解。或者说,他们也没有理解的欲望,以及将这种欲望变成研究实践的合适条件。

    基于这一现实,世界对中国战争文明的理解,少之又少。除了一部《孙子兵法》,除了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中国战争实践,世界对中国战争文明的历史传统,对这种传统形成的根基时代,都很少有人了解。

    虽然如此,自鲁思·本尼迪克特开始的战争文明研究,还是给我们认识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现象,提供了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这就是战争文明的视野。将战争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明现象来对待,这是我们总结文明历史遗产的应有高度。

    2 战国:人类古典战争水准的最高峰

    认识战争文明,首先要对该时代的战争水准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战争水准,是战争实践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衡量一个时代的战争水准,有六个基本要素。这六个基本要素,事实上构成了评估时代战争水准的指数体系。

    其一,该时代各个国家的常备军数量;

    其二,战争实践所表现出的用兵规模的大小;

    其三,战争方式的发展程度;

    其四,兵器装备的先进程度与杀伤力度;

    其五,组织大型战役的合成能力,及其所能达到的摧毁烈度;

    其六,战争智慧的发展程度,兵学典籍的丰富深邃程度。

    只有对一个时代的战争水准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才会理解一个时代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战争文明——战争价值观、战争动员方式、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战俘的普遍原则、军人的社会地位等。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我们先来对战国时代的战争水准,依据上述指数,作一个历史的评估。

    (1)第一个指数:各个国家拥有的常备军数量

    自华夏世界进入国家时代,夏商西周三代,常备军数量较少,但也超出了世界同时代早期国家的军队数量。夏王国的中央常备军,大体在3万到5万之间;殷商王国的中央常备军,大体在5万到10余万之间;周王国的中央常备军,大体在8万到10万之间。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则兵力不等,最大的千乘之国,其常备军数量大体在3万到10万之间。

    进入春秋时代,周王室的中央常备军数量大大萎缩,加之极少出战,几乎成为可以忽略不计的一方。春秋时代的天下兵力,主要集中于几个大的霸主国——齐、晋、楚、秦、吴、越等,以及郑国、鲁国、宋国等几个较大的实力诸侯国。一般而言,霸主国的兵力都保持在千辆战车的水准,或略有超出,此所谓“千乘之国”。一辆战车附属的步卒,以30人至100人计算,大体拥有3万至10万人的兵力。

    进入战国时代,七大战国常备军的数量迅速扩大。依据史料记载的常数,同时参照各国在大战中的实际出兵数量,战国中期七大战国的常备军,大体是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秦、赵、楚三大国,常备军大体保持在40万至60万之间;

    第二层级,齐、魏两大国,常备军大体保持在30余万至50万之间;

    第三层级,燕、韩两战国,常备军大体保持在20余万至40万之间。

    依据《战国策》记载的纵横家对各国军力的评估,七大国的常备军数量还要更大。

    这里,我们也罗列一下苏秦等人的评估——秦国:带甲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总兵力在100万之上。

    楚国:带甲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总兵力也在100万之上。

    赵国: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总兵力接近100万。

    魏国:武力20万,苍头20万,奋击20万,厮徒10万,总兵力70余万。

    齐国:带甲数十万,参照纵横家的齐魏相当之说,总兵力当在60万上下。

    燕国:带甲数十万,战车700乘,骑6000匹,总兵力也在60万上下。

    韩国:一云见卒不过20万,一云带甲数十万,总兵力当在30万上下。

    在当时信息相对闭塞的条件下,纵横家们的评估虽略见夸大,但已经非常接近于实战出兵数量了。对于大规模的国家军队,数万军力之间的评估差异,纵然在当代条件下也难以避免。所以,在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我们需要明白的基本点是,战国常备军数量的庞大,在整个人类的冷兵器时代是绝无仅有的。

    (2)第二个指数:战争实践表现出的用兵规模

    中国古典战争的用兵规模,在春秋、战国、秦帝国三大时代,表现出不断扩大的历史趋势。春秋中期的用兵规模,已经超过了夏商西周三代,达到了以10万兵力为大战常数的历史水平。《孙子兵法》中,有几处说到了这一点。其《作战篇》云:“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用间篇》云:“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不能操事者七十万家。”也就是说,春秋中期的用兵规模,已经达到了出兵10万,须以70万户民众为后援劳作的空前水平。

    此后,在战国初期,由于各国着力于内政变法,大战一时减少,用兵规模有所降低。《吕氏春秋·用民》篇记载:“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但是,随着变法之后新兴战国的接连崛起,战争的用兵规模迅速扩大,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

    战国中期,开始了大规模用兵。以秦国白起的伊阙大战为标志,分为两个大阶段:伊阙大战之前,为用兵规模渐次上升的发展期;伊阙大战之后,为大规模用兵的成熟期。让我们沿着战争实践的脚步,先看看第一阶段的大规模用兵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405年,魏赵韩三国联合攻齐,大胜,“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从齐军战死人数看,这是战国时代的第一次大规模用兵。魏赵韩三方联军,至少出兵30万上下。齐军,则至少20余万兵力应战。双方参战总兵力,第一次达到了50万上下的规模。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亲率秦军,于石门之战大破魏军,斩首6万。据此推断,秦军出兵,应在30万上下。魏军,则至少以同等兵力应战。双方参战总兵力,至少达到了60余万的规模。

    公元前353年,齐军围魏救赵;公元前341年,齐军围魏救韩。这两组作战,分别涉及魏、齐、赵三国和魏、齐、韩三国,其参战总兵力,无疑会更大。两战兵力,史料虽无准确记载,但根据战争实践,两次大战,每战之三方总兵力,都至少超过了70万人的规模。

    公元前318年,山东五国合纵攻秦,至函谷关。结果是,秦军获胜。依据当时各国军力,此战也是一场大规模用兵。五国联军至少出动50余万的兵力,秦军至少出动20余万兵力。两方的参战总兵力,应当在80万人上下的规模。

    公元前305年到296年,赵武灵王多次率军进攻中山国,直到攻灭中山国。每次大战,都是多路进兵。依据变法之后的赵国军力,显然也都是大规模的用兵。

    上述6次大战,是大规模用兵的发展阶段。

    战国中期,秦国上将军白起登上历史舞台,大规模用兵跨越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白起大规模用兵开始,战国中后期的超大型会战,一共有8次——其一,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这次超大型会战,白起统率的秦军,与魏韩联军在中原地区的伊阙之地对阵。会战结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63

    - 肉肉屋


同类推荐: 生而为欲暮云平(1V1)凌呈(1V1)恋爱综艺里全是我的春梦对象(NPH)心肝与她的舔狗(校园H 强取豪夺)上下左右操她小骚逼(1V1)高H绝色总裁的贴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