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明鹿鼎记 【0921 韦爵爷最崇拜的人】

【0921 韦爵爷最崇拜的人】

    1812年9月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获得了极为艰难且浩大的博罗季诺战役的战术胜利,但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优秀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火炮指挥官库来索夫战死。
    9月16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
    但在战略上,俄军司令库图佐夫、巴克莱等人力排众议,放弃首都,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着剩余的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罗斯腹地,采取坚壁清野战术,拯救剩余的俄军的有生力量。
    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
    同时,俄罗斯的寒冬,成为了拿破仑的最大阻力,由于法军物资补给不足延滞、兵力分散,俄军迎来重大转机,库图佐夫以逸待劳并趁机不断袭扰法军,在几个星期的灾难对战中,本处于优势的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
    拿破仑在俄国战场惨败后,亚历山大一世决定马上彻底打败法国,称霸欧洲。
    但是俄军在追击法军的残兵败将时,自身也受到了法军极大打击,因此亚历山大一世决定再一次组建反法同盟。
    为了阻挠反法同盟的成立,拿破仑希望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加入法国一方,但遭到拒绝。
    他同时立妻子奥地利公主路易丝皇后为帝国摄政王以牵制奥地利。
    但是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还是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莱茵地区多次激战。
    拿破仑迅速重振旗鼓,相继获得了吕岑之战、包岑战役等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短暂停战后,随着奥地利倒入反法同盟,联军的力量超过了拿破仑法军。
    8月,拿破仑在萨克森王国的首都德累斯顿获得了德累斯顿战役胜利,但由于缺少骑兵,未能扩大战果。
    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集中了15万5千人,而联军的兵力是法军的2倍,虽然开始法国缪拉元帅的骑兵打得俄奥普三国帝王纵马而逃,但是因为联军分6路合围莱比锡,萨克森军队临阵倒戈,而且此时法军的炮弹也已耗尽,拿破仑被迫撤退。
    在败退途中,法军遭到联军的重大打击,只剩5万6千人的残兵败将。
    莱茵联邦不久解体,联军向法国开进。
    1814年,反法同盟再次开出停战的条件,那就是法国的领土恢复到1790年时的状态,拿破仑视为侮辱,拒绝接受,他重新组织军队再战,然而法军只有10万人,而联军却有35万。
    在布伦纳城,拿破仑指挥军队大败普鲁士军队,恢复了自莱比锡战役以来低落的士气。
    在拉罗蒂埃河,法军与联军再次交战,虽然失利了,但是法军表现出无比的勇气,拿破仑指挥法军在尚波贝尔、蒙米赖、夏托蒂埃、沃尚等地接连打败反法联军,他的军事才能极大发挥,他的战术才华也充分显现出来,但是他在战略上错误地将进攻力量兵分两路,导致联军通往巴黎的路畅通无阻。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
    拿破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破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了反法同盟的拒绝。
    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
    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拿破仑在前往厄尔巴岛的路上险些被暗杀。
    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
    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地利人软禁,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上,拿破仑别无选择,他密切注视着法国局势的变化。
    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拿破仑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
    原本被路易十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见到拿破仑很快就重回其身边。
    回归的拿破仑受到了军民热烈的欢迎。
    国王屡次派兵堵截,但是大部分军队见到他便阵前倒戈。
    康巴塞雷斯、达武、马雷、内伊、苏尔特等文武大臣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仓皇而逃,“百日王朝”开始。
    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4千人。
    拿破仑分析了形势,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
    他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
    6月16日,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在林尼战役中击溃普军,击伤布吕歇尔,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剩余普军逃跑,林尼战役变成了击溃战,他只好派格鲁希元帅率领军队追击普军。
    两天后,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
    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由于法军中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中存在很多无能的指挥员,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所以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
    在久战不克时,内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实在是锐不可当,法国骑兵几乎突破了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伤亡惨重,拉海圣也沦陷了。
    英军还是奋力挡下了法军的猛攻。拿破仑虽然胜利在望,但是他在中午就看见普鲁士军队往这里增援,而救星法军元帅格鲁希迟迟不到。
    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是法军已经占了上风,可是,下午7点,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此时待命的英军预备队也发起了总攻。
    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但是毫无成效,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使百日王朝彻底垮台了。
    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拿破仑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
    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对他很不客气,决定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也没有给他留下皇帝的名号。
    1815年10月,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挑选了贝特朗、蒙托隆、拉斯加斯三位伯爵以及古尔戈将军随行。
    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圣赫勒拿岛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
    拿破仑上岸后,暂时寄居在英国商人巴尔科姆家中,后来他又有一个龙坞德庄园,他就在这里居住,他开始潜心撰写回忆录,由他口述,拉斯加斯伯爵记录、整理。
    有关拿破仑“象棋藏图逃生”的故事是一则传说,实际上是源于英国军官埃尔芬斯通送于他的一副精致象棋,目的是感谢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时优待了其被俘的兄弟。
    这个史实逐渐变成了后来的各种版本的传说,圣赫勒拿远离陆地,被英军更加严密的监视,拿破仑的老部下则已经去世或依附波旁,而他本人也无心再战欧陆。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
    拿破仑的死因众说纷纭,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也有研究发现拿破仑身体中砷含量超出指标100倍,而且历史学家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墙纸上,发现了含有砷的矿物,猜测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砷在环境中渗透出来;
    甚至有一说是蒙托隆伯爵因为受到英国人的贿赂以及急于继承拿破仑留给他的一部分遗产,而在给拿破仑的葡萄酒中长期投放砒霜,致使拿破仑慢性中毒。
    在拿破仑大帝去世之后的第9年,1830年,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塑像重新竖立在了旺多姆圆柱之上。
    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灵柩接回。
    同年12月15日,拿破仑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在经过凯旋门之后,隆重安葬在巴黎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巴黎荣誉军人院。
    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了资本主义,保护了资产阶级。
    拿破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保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翻了旧的专制政权。
    拿破仑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时期的成果,保护了法兰西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既得利益。
    使得1815年法国的君主专制最终复辟之时,受到了人们的反对。
    拿破仑颁布的统治措施不仅在法国国内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了他的征服国。
    拿破仑通过征战,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同程度地传播到了法军所到之处。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造成的社会影响,已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势不可挡的势力。
    拿破仑在奠定资产阶级的政治体系和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拿破仑的称霸野心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本性的集中体现,他的国内外政策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
    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着巨大的间接影响。
    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当地政府的实力,使西班牙政府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都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
    基于在当前这个实际的自治时期,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
    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但二十一世纪的欧洲正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在农业与贸易上,拿破仑大帝采取自由主义政策,在帝国后期趋于国家干预,政府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
    1801年成立全国经济促进会,1803年成立制造业公会,1810年成立“工厂作坊管理委员会”,1811年设立工商部。
    恢复工业展览会,鼓励畜牧业发展,养殖马、牛等牲畜,鼓励种植土豆、甜菜、棉花。
    经济成为政治附属品,一切经济活动服从政治需要。
    建立银行,整顿财政制度,拿破仑大帝于1800年进行了财政改革,提高土地税、不动产税等税收。
    1800年创办了法兰西银行,统一货币,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军政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的“大陆经济封锁”政策,对后来欧洲大陆的发展不利,但当资本主义正在西方国家生根发芽之时,大陆经济封锁却保护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
    拿破仑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用“大陆经济封锁”政策保护了法国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19世纪初,法国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拿破仑始终对工业革命抱着扶植的态度。
    当时法国的棉纺织工业一度兴起,购置了大量的英国珍妮机,产量提高四倍。
    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颁布《商法典》、1810年颁布《刑法典》,这些成文法典成为了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
    《拿破仑法典》原名是《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事法典,分3篇,35章,2281条,法典于1804年推出,大多数条款拿破仑都亲自参与了讨论。
    据说,在召开的关于民法典制定的100多次会议中,拿破仑亲自出席的就有90多次,《拿破仑法典》已不再单纯是一部法学作品,而是代表着鲜明的时代和政治的色彩,正因为拿破仑做出的突出贡献,《法国民法典》又被称之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宪法、商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制体系,构成了拿破仑时代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法国六法体系。
    这些成文法典的制定极大的促进了当时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法国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
    《拿破仑法典》还包括物权、债权、婚姻、继承,以及许许多多沿用至今的民法概念,是第一部把当时的基本原则、精髓完整传承到近现代社会的民法。
    《拿破仑法典》,在法律上保障了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
    其确保了私人财产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易和价值秩序,进一步的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维护了法国普通民众的基本人权。
    将《人权宣言》中关于财产权、名誉权等基本人权概念化、具体化,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产物。
    《拿破仑法典》在拿破仑军队占领的国土曾强行实施,因此在历史上流传甚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法律几乎都借鉴了这部法典,它规范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精髓,
    当拿破仑兵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时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那四十多次胜仗,实为五十余次,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全部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就是我的这部《法国民法典》。”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制定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成立了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来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与技术教育事业的兴起。
    1797年12月,从意大利凯旋的拿破仑被授予法兰西研究院院士头衔。
    拿破仑远征埃及时还成立了埃及科学院,任命蒙日为院长,自任副院长,并时常将科学院的人召集起来讨论问题。
    这次远征开启了对埃及古代文明的科学研究,许多珍贵的文物、矿物和动植物被运往法国,著名的罗塞塔石就是在这次远征中被发现的。
    拿破仑对科学和文化事业极为关注。
    掌权后,他定时出席研究院的会议,邀请院士们报告科学进展,将许多奖赏授予科学家,包括伏特、戴维等外国的科学家。
    执政初期,他就将巴黎理工、炮兵、路桥等高等专科学校,称“大学校”,分为基础和应用两种。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原本诞生于共和体制时期,拿破仑加冕皇帝后,在第二天的阅兵式上,将一面绣有“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几个字的锦旗,亲手授予参加检阅的理工学院的学生,从而赢得了他们的忠心。
    拿破仑每次出征,都有理工学院毕业生跟随。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理工学院毕业生中,后来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就达16人。
    拿破仑对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关注促进了法国科学的繁荣,可以说拿破仑时代是法国历史上科学成就最丰富的时代之一,出现了拉普拉斯、拉格朗日、蒙日、萨迪·卡诺、傅立叶、盖·吕萨克、拉马克、居维叶等一大批耀眼的科学明星。
    拿破仑对研究院进行了重组,使其成为法国文化的官方代表并为国家利益服务。
    参照启蒙思想家绘制的蓝图,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研究院隶属国民教育体系,而拿破仑则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央集权管理的国民教育体系。
    其中,大学是为了监督整个教育体系而建立的,中央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国家元首直接任命总监,总监下设大学区,由学区长管理,监督各市镇的大学和中小学。
    教师成为国家官僚体制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垄断。
    1808年,拿破仑敕令恢复高等师范学校,使之成为专门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模范学校,职业和专门学校的教育则为军队和政府培养训练有素的职员。
    中央集权的科学和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科学的繁荣,但科学成果只有被全社会充分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强大。
    拿破仑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期间,亲自指挥各大战役近60次,其中50余次胜仗,小战役数不胜数。
    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进行七次与反法联盟的战争,在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持续不断的对外扩张打破了欧洲各国的权力均衡,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但拿破仑发动的战争并非都是正义的,战争的性质从自卫反击转变为侵略扩张。
    大体以1810年为分界点,在这之前的战争是以正义为主的,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
    由他所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各国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和当地人民的革命运动与解放战争。
    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
    在这之后则属于侵略扩张战争,拿破仑先后入侵西班牙,大陆经济封锁英国,进军俄国莫斯科。
    武装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独立,掠夺了欧洲许多国家的财产,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导致了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集中优势兵力,将敌人各个击破,是法国革命军曾用过而未引起注意的众兵战术,拿破仑运用和发展它,形成一条经典性规则。
    军事艺术的秘密在于,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的时间,使自己的军力超过敌人。
    马克思在谈拿破仑有两条作战原则时指出:“第一。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做最有胜利把握的事情,第二,主力只用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
    拿破仑自己也说过:“欧洲有很多优秀的将军,他们希望一下子就看到很多东西,而我只看一个东西,敌人的兵员,并且力图消灭他们。”
    毛在谈论历史上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时,也以拿破仑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为例,指出“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由于拿破仑把作战的主要目标确定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因之,在1805年11月,对其妹夫缪拉不听指挥,迷恋于占领为奥方所弃守的维也纳,而不立即去追击敌军,大发雷霆,并痛斥缪拉说:“你为了获得首先进入维也纳的虚荣,竟耽误了我两天时间。荣誉仅在那些充满危险的地方才能赢得,进入一座毫无防御的都城有何荣誉可言?”
    拿破仑一直注重促使步兵、炮兵和骑兵协调发展,以适应当时的作战特点和新的作战方法。
    其杰出指挥才能还表现在1814年和1815年,当处于防御战局中,他仍然敢于进行进攻战,且取得胜利,备受恩格斯的赞扬。
    虽然前者以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而告终,后者以滑铁卢的失败和巴黎的陷落而结束,但这两个战局的不利结局丝毫也不贬低它们在总的意图方面的优点或其中局部行动的意义。”
    他曾指出:“整个战争的艺术,就是先作合理周密的防御,然后再进行快速、大胆的进攻”。
    他还注意把进攻和防御作为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他说:“防御战并不排斥攻击,攻击战亦不排斥防御”。
    并认为,“从守势战转入攻势战,是一种最微妙的作战动作”。
    世界上最早专门实施作战指挥的司令部是拿破仑时期建立的参谋处。
    19世纪前,军队指挥机构中不仅包括作战指挥,还包括后勤工作和政治工作,是三合一的形式出现的。
    世界进入19世纪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军队中新式枪炮代替了旧式的火器,铁船舶代替了木船舶,汽车、火车代替了马车等等。
    军队的编制体制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作战指挥日趋复杂。原先三合一的简单机构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指挥体制必须变革。
    拿破仑一生打了几十个战役,到了后期也感到无法统帅全军了。
    在1807年他任命曾在意大利方面参谋长的贝蒂埃为自己的参谋长。
    贝蒂埃对参谋工作颇有研究,曾著有《阿尔卑斯普通参谋业务纲领》一书。
    贝蒂埃经过一番潜心研究,向拿破仑提出了建立参谋处的设想,得到了拿破仑的支持。
    1812年世界上第一个专门辅助统帅实施作战指挥的参谋处产生了,作战指挥较好地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
    参谋处有参谋长领导,下设四科。第一科主管军队编制和实力,组织部队移动和检阅,搜集制定军法,处理战俘和逃兵等。第二科主管部队装备。第三科主观侦察,制订作战计划,组织通信联络和内务勤务。
    随着军队指挥的实施,司令部体制逐渐完善起来。
    18至19世纪的欧洲兵制改革,实质上是武装力量从私人化向国家化的转变,军队实质上只是君主或领主的个人私兵而已,这个转变是从“征兵制”的启用开始的。
    真正的革命性变化来自法国大革命,王室被推翻,已没有“国王的军队”这个名份,而在反法同盟的围攻下,战争性质转变为“为保卫祖国”而进行的“人民战争”,不是为了骑士的荣耀,也不是为了赚钱,作为国家公民都有从军义务,这个转变其实很仓促,完全是迫于形势,在“爱国主义”的精神感召下的自发行为。
    通过法国大革命,所谓“民族国家”的理念开始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军队也即“人民军队”。
    总之,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时代,军队逐渐完成了向资产阶级军队的演变。
    在兵役制上,由雇佣兵制为主转向了义务兵役制,基本实现了兵役面前人人平等的资产阶级原则,拿破仑一世改造了法国革命所建立的军队,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了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的师和军,并且组建了强大的预备队。
    拿破仑在战争实践中,始终把建设军队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并力求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军队。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一支由驯鹿统帅的狮军,决不可能再是狮军。
    并由此把将帅的选拔作为建立强大军队的重要条件。
    在如何选拔将帅的问题上:他敢于起用新人,给年轻军官创造机会。
    据悉1805年由他晋封的18位元帅,多数在40岁以下,37岁以下的约有7人,而达武仅34岁。
    同时,彻底破除了传统的讲究贵族出身的门阀观念,注重唯才是举。
    这就是拿破仑的选帅标准:即注重年轻有为;力求不拘一格和强调素质才能。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曾说:“每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棍”。提倡人人争当将军和元帅。
    从1796年意大利战争开始,拿破仑就深刻体会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是精神力量,而不是数量。
    “不是部队的数量给军队带来了力量,而是忠诚和豪气给军队增添了斗志。”
    首先设法激发官兵的荣誉感。
    他认为,勇敢是金钱买不到的,应千方百计地激励官兵能为通常所不理解的理由去牺牲自己的生命。
    其次,不惜以重金实施奖赏。拿破仑尽管说过金钱买不到勇敢的话,但为激励士气,还是不惜花费大量掠夺得来的金银财物作为物质奖赏。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拿破仑把教育训练摆在建军的重要位置,认为,良好的教育训练是建立一支良好军队的重要条件,未经训练的部队,只会引起麻烦。
    在政治教育上,要求军队有爱国情绪和民族光荣感,严禁倒戈叛国,将防区献于外人。
    对投降者视为叛逆,处以极刑。并主张不用皮鞭而用荣誉进行管理。
    通过建立“荣誉军官团“激发荣誉感,用军事法庭审处犯罪行为。
    他经常到各个部队去巡视,对士兵发表极具鼓动性、煽动性的演说,他特别善于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推广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口号,激发士兵的民族光荣感、荣誉感和自信心,让士兵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到即将来临的战斗中去,他独创用“同志审判会”的制度来实施纪律,既整顿了纪律,又教育了别人。
    在军事训练上,拿破仑认为,军事指挥艺术首先表现在善于迅速武装、训练和建设一支大的军队。
    他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官,并在中等学校进行培养军官的训练,学生毕业后经考试进入高等专门军事学校。
    为加强部队训练,专门设立训练兵营,训练坚持从实战出发,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和刻板的训练。同时,采用随营训练新兵的形式。
    拿破仑自幼喜爱数学,在军校学习时他的数学老师后来成为他的内政大臣。
    他在行军打仗的空闲时间,经常研究平面几何。
    他在随军打仗的队伍中安排了一支特殊的人群,这就是科学家队伍,以便在被征服的国家中掠夺文物古迹、科技成果。
    拿破仑的军事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军队的管理和指挥,把军队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了一定的准则,这就同“朕即国家”下的封建王权的军队有了根本的区别,从而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
    拿破仑的军事法规主要散见于他制定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方面,虽然没有呈现出系统,但却具有准则的特点。
    一是通过立法程序,在军队内部建立起严格的资产阶级等级制度。
    学清廷,是为了将封建制度推向顶峰,学拿破仑则是为了将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一个新高度。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丈夫下乡后[七零]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梨涡(骨科产奶1v1)顶级暴徒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