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横明 148 打脸来的忒快些

148 打脸来的忒快些

    “你啊,敞口烧着那不就是白白烧掉煤也就是石炭了?还造什么焦炭,至于灭掉,那倒不会。”

    窑里并非半点空气没有,里边还有不少存留,靠着他们提供氧气,煤会持续燃烧。

    与其同时,燃烧产生的废气会与尚未燃烧完全的煤裂解产生的一氧化碳或者其他物质形成热流,经过窑炉侧壁的导火道继续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进入窑炉内,最终形成高温燃气流。

    如此一来,温度能都到达800c,也就达到成焦的温度。

    这个过程大约能持续十天,到时,焦炭基本也就成型,随后,扒开点火孔,将水灌入,灭掉高温的焦炭,待其冷却下来以后,便能开炉掏碳。

    东西并不是多么复杂,技术只需一点就透,这些化学史上的东西,方书安前世了解过。

    不过这一部分资料是同学整理煤化工历史时候讲述的,他只是看过大概,帮其整理过相关资料,是以不了解的并不深入。

    而且窑壁上的导火道也只有一张图片,想要完全复原还需要两次试验。

    其实最重要的地方恰恰就是理念,只要大方向无误,探索就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么,方书安秉承同步实验、交叉验证的原则,反正他们干活的人手多。

    一次性造出几个不同的炉子,从中选出效率最好的就是。

    严格来说,土法炼焦并不是个好东西,生产周期长、成焦率不够高,而且产生大量的废气。

    当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可都是好燃料,还有煤焦油,都是工业上的好东西,但是现在条件有限,并不能很好的利用。

    好的一点就是虽然对空气有影响,但是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在面临冻死的威胁下,还是先解决保暖问题。

    不过么,有些人就不这么认为。周永春征召部分烧炭工作为工坊创始工人。

    想让他们从开始就参与到其中,将来成为焦炭炼制的主力,不但解决温饱问题,更能成为官办作坊的管事。

    只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官府的苦心,还以为是在忽悠他们。

    除了几个老人,大部分人都认为,方书安是在纯粹浪费石炭。

    那些黑不溜秋的东西再弄,还能和木炭一样,干净无味?

    大家都是多年的老炭工了,木炭可不是这么生产制作。

    虽然也会有水浇灭或者埋进土里的操作,但哪里需要十天那么久?

    一堆烧炭工们聚在一起,嘟囔着什么。

    “不是我说,老六,要是这样能弄出来炭,我把那炭吃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传了多年的手艺,可没听说这样能烧出炭来的。”

    “你看着他瞎折腾就是了,一个个大头兵,要不就是公子哥,还想这抢咱们的饭碗?”

    “也别这么说,烧炭又不是咱们自己的活,他们若是能干,便去干就是了,不过我看啊,他们是嫌弃炭少了,我看咱们回去之后可以再涨涨价。”

    “对,完事就涨价,这帮鳖孙,还想着抢俺们的生意,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烧炭工们并不看好方书安的焦炭,甚至还想幸灾乐祸。

    原本按照周永春之意,烧炭工干的都是苦活累活,平日里弄得一身黑,还要费劲的去砍柴烧窑卖炭。

    现在有焦炭工厂成立的计划,索性将他们集中起来,等到将来建城工厂,只需要干好烧窑这一项就是,前边的采煤运煤自然有人负责,后边的焦炭贩卖也有人经手。

    旱涝保收不说,挣得工钱还能比此前多,最主要是有了保障,官府开的大作坊,怎么也不会短缺他们。

    但烧炭工并不这么想,谁知道官府这些人是不是包藏祸心,要抢走他们祖传的收益呢?

    可怜这些人,原本周永春是好意,却不知被他们当成了抢饭碗的举动……

    ……

    十天之后,窑炉开封的日子。

    第一窑的现场,人们都在围观着。

    方书安不在,由李尽忠负责开启。

    “唉,我就说成不!”

    “水灌进去时,没什么声音,我就知道完蛋了。”

    第一孔窑也不知道是密封做的不好还是什么原因,煤大部分烧过头,成了煤渣,剩余的焦炭也是少数。

    几个烧炭工飞快的算起来成本。

    一斤上好的松木炭不过两钱银子,这可倒好,数千斤煤出不来一千斤炭。

    就算此处煤便宜些,不足三十文,如此收率,换算下来也要四五钱一斤炭,价格贵不说,品质还无法与松木炭比较,根本没有竞争的可能。

    “我就知道是白费功夫。”

    “谁说不是,这不是有钱造的?采煤多费劲?砍松木多简单,烧炭我一个人就能干的事情。一次烧一百斤炭,卖上十天,能赚不少钱,比这个不乐呵?”

    没有经历过流水线化生产,烧炭工们不会明白现代化生产的产能。

    尤其是他们并未意识到,只有当一种产品成为大众消费品的时候,才会爆发巨大的购买力。

    两钱一斤的松木炭,四钱一斤的柳枝炭,一般老百姓怎么可能消耗的起。

    当家家户户都能烧得起炭时,那样的产量才叫恐怖。

    方书安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为赚钱。

    赚钱的路子有很多,但是让老百姓生活必需品涨价,在里边赚钱,那就是没**的事情。

    就像在后世,猪肉的价格是严格控制并且敏感的,葱姜蒜甚至苹果都能翻倍的涨价,但是白面和猪肉这种民生必需品则是不可能。

    再说焦炭窑炉,每一窑的造型都会有不同变化,第一个窑看上去是最不理想的状态。

    但是随着后边的开启,烧炭工们再也笑不出来了。

    方才嘲讽的声音一点点落下去,砸到自己脚上。

    打脸来的忒快些。

    因为效果是一次比一次好。

    当中有一炉产出的炭,疏松多孔,散发着灰黑的色彩,比之松木炭看上去要耐烧的多。

    虽然后边两个虽然相对差些,但是比较起来,都要好上许多。

    价格换算下来,几乎不到50文钱。等到采煤价格再降,那就是大众可消费的价格了!

    但是,总有些人依旧是死鸭子嘴硬。

    “这又怎样,煤烧出来的炭又不如木炭好,烟气要大上许多。”

    “就是,人们谁会稀罕这种东西,看着就傻大笨粗。”

    即便是有收率非常高的成品,能令炭价降到一钱以内,仍旧有人提出各种刁难。

    反倒是边上不说话的老炭翁,蹲在边上抽着烟袋锅子。

    “老羊倌,你怎么不说话?”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丈夫下乡后[七零]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梨涡(骨科产奶1v1)顶级暴徒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