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大秦工程兵 第二百四十五章 瓮中之鳖

第二百四十五章 瓮中之鳖

    果然,昌平君当天晚上就带上亲卫到各族封地游走劝说。
    昌平君这说的是好听,明面上是“劝说各族出兵”。
    实际上昌平君早就对楚国的状况一清二楚,更知道在这情况下各贵族不可能愿意出兵作战。
    或许说表面上先应着,但是等秦军将寿春一围……
    楚王负刍的命令在哪呢?
    项燕你身为败军之将何德何能指挥其它人?
    尤其昭、屈、景身居高位的比比皆是,什么时候才轮到项燕说话?
    所以昌平君此行去劝说各族并非为了让他们出兵。
    事实上,各族真愿意出兵昌平君还不乐意了。
    昌平君这么做一方面是在项燕面前做足了样子,摆出一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样子。
    另一方面则是在各贵族面前展现一下才华或者也可以说混个脸熟留个交情,到时他当上楚王时就好说话。
    但无论昌平君做什么,他心里总会有两股力量在较着劲:降秦还是反秦?
    如果在此之前昌平君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现在,随着形势对昌平君越来越有利,如何选择就再次成为焦点。
    昌平君在四下无人时就会暗叹:
    “这沈兵真乃绝世奇才。”
    “其不仅在用兵上不拘一格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其远见更是让人叹服,居然能一早便算准自己作反回到楚国后便有望成为楚王。”
    “这可是连他这个楚国公子都没想过的,沈兵却能想到!”
    “只是,就算成为楚王又能如何?”
    “能挡得住秦军的猛攻吗?”
    一次又一次,昌平君试图说服自己,在他的号召下楚国军民会团结一致挡住秦军守住楚国。
    但这美梦却一次又一次被现实击得粉碎。
    这是昌平君在各贵族间游走劝说得出的结论。
    从某方面说,昌平君还希望自己能说动这些贵族。
    因为此时能说动就代表往后也能说动,就代表楚国还有救。
    然而……
    想着,昌平君只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有沈兵在秦国的一天,便没有成功之可能。”
    沈兵这边已经在汝阴休息三天了。
    这三天是昏昏沉沉的三天,醒了吃点东西接着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三天夜里才算是彻底清醒,起床时依旧是全身酸痛,左肩和右臂上还包扎着疗伤带……一摸就知道是由发灰制作更细腻的那种。
    见沈兵醒来,仞赶忙唤人端来了食物,却是一碗香喷喷的面条。
    沈兵“稀里哗啦”的将它倒下肚,顿时觉得有了些力气。
    抹了抹嘴,沈兵这才看了下周围,问:
    “我等还在汝阴?”
    仞回答:
    “正是汝阴。”
    接着仞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沈兵一连串的好消息:
    “副将,大王为黑甲军全军晋升三级,且赐名‘神武军’,另赏金百两。”
    沈兵“哦”了一声。
    这么说自己就是……沈兵不由汗颜,来这时空这么久,他还是没记住秦时的二十爵位,所以晋升了三级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爵位。
    还是仞提醒了声:
    “副将已是五大夫了,为大夫之尊。”
    从五级爵大夫起,之后什么官大夫、公大夫到五大夫为止都是大夫。
    而五大夫就是大夫之尊,再往后就是庶长。
    那蒙武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都这把年纪了也只是左庶长而已,也就是比沈兵高一级……也就是说沈兵现在已妥妥的高爵者籍甚至在高爵者籍里爵位都算是高的。
    接着仞就送上一个托盘,说道:
    “这是副将的五大夫验,监御史亲自送来的。”
    沈兵又嗯了声,揉了揉酸痛的箭伤,问:
    “战况如何?”
    仞回答:
    “我军已南下攻占了南照,又东进攻往寿春,距寿春不过五十里之遥。”
    沈兵随手翻开地图看了看,就暗自点头。
    杨端和不愧是跟随王翦多年的老将,知道要攻寿春首先要占领淮河上游城邑。
    这南照就位于淮河上游,到时要水淹寿春或是截流攻城,南照都可以做为一个据点。
    沈兵想了想,又问:
    “这楚王……还在寿春么?”
    仞拱手回道:
    “属下不知。”
    “不过传闻昌平君正在各处奔走游说。”
    秦军已在楚国各处布下眼线,昌平君这个叛徒到处走当然逃不出这些眼线的监视。
    仞这么一说沈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昌平君在外游说,其意定是希望楚国各族团结抗秦。
    这么一来就说明楚王负刍没有离开寿春,否则昌平君就不需游说。
    沈兵暗想:楚王负刍就这么完了。
    果然,两天后杨端和就带着十万大军顺利的包围了寿春。
    杨端和甚至都不需要截流也不需要水淹。
    在所有人都以为杨端和会一路东进赶往寿春时,杨端和却突然一夜疾行赶到淮河并乘着夜色渡过淮河。
    杨端和渡过的位置应是景氏的封地,原本应有楚军防御。
    但楚国各族人人自危收兵不战,以至杨端和渡过淮河竟然未损一兵一卒,据说只有两匹马掉入河内被水冲走。
    这也不知道是楚军没发现还是有意让秦军过河。
    沈兵认为是发现之后却不阻止。
    此时正是战局紧张的时候,景氏当然会派探子沿河观察。
    但即便是发现了秦军要渡河,景氏也知道秦军是为攻寿春。
    若这时出兵阻止……岂不是要用上景氏所有兵力与秦军决一死战?
    景氏又怎会做这种傻事?
    于是发现了也权当不知,任由杨端和一行渡过淮河。
    秦军一旦渡过淮河,那包围寿春便简单了。
    寿春与汝阴类似,也是建在河道弯曲处,这样就三面由淮河包围只有一面朝连着大陆……楚国水系发达很喜欢这样建城。
    这样建城好处很多,比如利于航运也利于防守,同时还不会成为像陈城一样的“死城”。
    然而,一旦敌人从别处过了河其优势就荡然无存。
    此时的杨端和就是这么做,在上游过河然后带兵突然出现在陆地一侧将其封锁,寿春立时就退无可退有如瓮中之鳖。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丈夫下乡后[七零]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梨涡(骨科产奶1v1)顶级暴徒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