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崛起在大明 第四百一十六章 裁军

第四百一十六章 裁军

    不仅是李自成明白这个道理,大殿里的许多人也明白,更是清楚,作为多年战乱的河南、陕西与山西三地,可谓是十室九空,要么是在造反的路上,要么就是准备跟着造反。
    总之一句话,无数的良田被闲置,无人耕种,现在最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急需大量的人员返回家乡,重操旧业,种田。
    “裁军?”
    李自成声音不大的喃喃般吐出两个字,面露郑重之色,在众人注视之中,轻轻点了点头,嘴里却说道:“裁军不是不可以,但必须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善后之策。否则,一旦处理不好,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他们重操旧业,反而不利于地方的稳定。”
    一瞬间,宋应星也洞悉了李自成的弦外之音,“重操旧业”并不是指回家务农,一路随李家军走来,宋应星早已见惯了各路起义军的反反复复,刚一回到原籍,还未消停没几天,再次造反,攻打县城。
    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李自成会这样说,宋应星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犹豫,张口就答道:“启禀闯王,明廷之所以无法彻底的安抚住那些起义军,不能使得他们老老实实地在家种田,虽然原因很多,但主要的缘由还是在粮食与田地的问题上,逼得他们不得不再次复叛。”
    “与前朝不同,咱们废除了许多的苛捐杂税,百姓的负担几乎是微乎其微,几乎每家都能分得良田,更有粮食的救济。所以,若是裁军的话,那些被遣散回家的兵丁,再无生活后顾之忧。当然,那是建立在他们肯干活的情况下。”
    说到这里,宋应星忽然停顿了一下,面露犹豫之色,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咬牙道:“启禀闯王,属下觉得,对于遣散回去的兵丁,要想安置好他们,要想让他们安心地在家务农,遣散回家之前,最好再每人分发几两遣散的银子,以便他们回乡置换一些日常所需,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绝对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大殿里许多人震撼于宋应星真是敢讲,虽然有理,但也太惊人了。
    每人几两银子?如果是几个人,几十人,几百人,那倒也没什么,一下子拿出个几万两还是没问题。
    然而,这可是大规模的裁军,以万为基数,动辄就是裁军数十、上百万人,如果按照宋应星这样说,也就意味着,对于还未成立的大顺朝而言,将要掏出一千万两的银子!
    当然,这个数字还是以每人三到五两估算的。
    这一刻,众人的神情已经不能用震惊和愕然所能形容,全都难以相信的看着李自成,闯王怎真会答应吗,这样安置那些被裁撤的兵丁?
    尤其是那些明朝归臣,更是紧张地心砰砰直跳,在大明之时,正七品的官员俸禄,一年也就四十五两,用于遣散兵丁的银子,几乎就是一个正七品官员的一个月俸禄,让他们如何不震惊?如何相信李自成会答应?
    就在众人处于刹那的吃惊之时,宋应星的声音却是再次响起,显得有一些突兀的回荡在大殿里。
    “启禀闯王,属下以为,咱们提供给百姓们粮食的方式,有一些考虑不周,直接给粮食绝非征途,很容易养懒人,容易激发他们的惰性,反而不利于大局的稳定。”
    “喔...宋先生,这话怎么讲?你有没有更好的提议,分发给百姓粮食?”李自成来了兴致,连连问道。
    很显然,宋应星提出这个异议,绝非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早就想好了的。
    “闯王,属下觉得,应该按劳分发粮食,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直接给他们粮食。如今天下百废待兴,一些河道急需清污,一些道路需要修正,还有用于灌溉的水渠也需要挖通,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一瞬间,众人就猜到了宋应星想要干什么,似乎是在印证他们的心中所想,只见宋应星继续说道:“所以,不妨将那些百姓就地安排,或是为河道清污,或是修路架桥,或是挖通河渠,李家军提供充足的粮食。”
    “而且,一旦河道清理出来,挖通河渠,将会出现数千、上万顷的良田,将其分给参与的百姓,百姓们一定会愿意参与的。总之,这样总比简简单单的分粮食要好很多。”
    “还有,一旦修好用于灌溉的河渠,或者用于浇水的水井,也能降低一些地方因为干旱所带来的影响。”
    一举数得,这绝对是每一个人的内心写照,愈发的折服宋应星的思谋,考虑的是那么周详,难怪人家将会被委任为大顺朝的工部尚书,就凭这份统揽全局的举措,化不利为有利,趁着大灾之年,空出大量的劳力之时,既周济了百姓,又兼顾了治理天下的工程。
    但是,一些人还是无法迈过那道坎儿,一下子拿出上千万两的银子用于裁军,总觉得心里怪怪的,不是味儿。
    然而,自始至终,无论是宋应星,还是李自成,亦或是李长茂等人,从未在一千多万的银子纠缠,仿佛那根本就不是事儿,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出。
    此刻,李自成还真未为这一千万两白银而发愁,就算是再多出一千万两,也是张张嘴的事情。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段日子里,仅从京城的那些官老爷、权贵们以及太监查抄的银子,就有三千七百万锭白银,一千万锭黄金,更何况还有在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其他地方以及山东查抄的银子。
    尤其是那些明朝藩王,“贡献”的银子最多,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两千万白银又算的了什么?
    毫无疑问,李自成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不仅如此,还给得更多。
    “好,那就裁军,先裁两百万,宋先生,本王给你三千万两白银,作为遣散士兵的安置费。不过,此事要由你与李长茂两人亲手抓,务必将全部的银子均分到遣散士兵的手里。”
    说到这里,不等宋应星与李长茂回答,李自成的神色一敛,极为郑重地说道:“丑话说到前面,这三千万两白银,全部都要登记在册,都发给谁了,发放银子的士兵的户籍所在处,本王事后可是要一一查证,让地方反馈回来,是否有那个士兵?士兵是否真的领那么多银子?要是有弄虚作假的话,我可是要追责、问罪的。”
    “是,闯王,属下不敢有丝毫的作假!”
    宋应星与李长茂异口同声的回应之时,一些人震惊了,很是意外,没想到李自成不仅痛快地答应了,还增加了两千万两,每个遣散士兵几每人十几两,足够半年生活所需了。
    尤其是那些归附的明朝武将文臣,震撼的同时,更多的是感慨良多,如果崇祯皇帝不是那么小家子气,也能如此大手笔,又何来的内乱不断?士兵又怎会哗变不绝?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丈夫下乡后[七零]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梨涡(骨科产奶1v1)顶级暴徒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