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海棠屋
首页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23章 斗智斗勇?

第323章 斗智斗勇?

    第323章 斗智斗勇?
    在长安,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历史上的帝国双臂、绝代双骄之一的卫青,已经开始朝着人生巅峰而前进。
    而在数千里外的河南地,一场结局早已注定,却也注定惨烈的大战,真随着一面城墙拔地而起,而逐渐临近。
    ——博望城,已经正式动工起建。
    按照少府的预案,博望城一如中原城邑,四四方方,各正对东南西北;
    城东西十里,南北六里,内部可容纳军属一万户。
    城外,于城东、城西各设兵营,分别入主五千常备戍边卒。
    至于城中,将来便会是这一万朔方戍边卒,所对应的一万戍边家庭。
    有点像后世的军户;
    但不同于那世袭罔替,躲都躲不掉的军户制,博望城这种模式,更像是秦时移民实边,以消化新服之地的政策。
    ——现如今的南越王赵佗,便是这个政策下的产物。
    曾几何时,赵佗奉始皇之令,以副官身份随主将任嚣,率足足五十万‘大军’南下;
    这里的五十万大军,自然不会是五十万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精锐,而是五十万接受过基本军事训练,却大都没有上过战场的老秦良家子。
    这五十万人到达岭南,并为秦开疆拓土之后,既没有功成而归、班师回朝,也没有回到原籍,而是就地留守,成为了秦庭迁往岭南地区的第一批移民。
    平日里,这些人也种地劳作,过着寻常农户一般的生活。
    有事时,他们却也能随时发挥老秦人的光荣传统:扛起锄头便是农,拿起长戈便是兵!
    后世人常说:秦之亡,恰恰是其制度过于先进,导致严重不符合时代背景、文明进程,以至于‘步子跨的太大扯到了蛋’;
    从当年,秦对岭南之地的开发方式,其实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赵佗带着那五十万人,在岭南地区的开发,不就是后世新时代,华夏文明依旧在用的生产建设兵团嘛!
    两千多年后,新华夏依旧还能捡起来用,甚至还能发挥相当效果的制度,放在这两千多年前的时代,能不‘扯到蛋’嘛……
    至于如今,刘荣决定在博望城驻扎的两部都尉,有别于后世朱明时的军户,以及新时代兵团的,则是相较于后二者,将来长期驻守博望城的这两部都尉,重心更多还是在军事上,而非农业生产、建设之上。
    ——原则上,长安朝堂不会完全切断对博望城的后勤、辎重输送。
    该给的军粮半点不少,还是会发放到将士们手中。
    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他部队的将士领了军粮,就可以安安心心打仗,非但不用担心自己吃不饱肚子、会饿着肚子上战场,甚至还能有余力照应家里。
    而博望城这两部都尉,则是在领了军粮之后,可以安心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军事任务:种地。
    没错;
    对于博望城这两部都尉而言,种地,并非生活所迫,而是军事任务!
    原因也很简单:华夏民族的血脉,始终带有‘能种地的地方才能生存’的认知。
    刘荣要做的,就是通过军事命令,来借这两部都尉将士告诉天下人:河套,是能种地的;
    而对华夏人而言,能种地,自便意味着能生存。
    如此一来,日后无论是长安朝堂决定向朔方郡移民实边,还是对博望城加派类似的‘耕战’兵团,阻力都会小很多。
    至于将士们在博望城附近开荒,所得的田亩和作物收获,刘荣也十分大方:田,谁开垦算谁的;
    粮,谁种出来算谁的。
    换而言之,‘种地’这一项军事任务,非但能为博望城守军将士带来稳定的副业收入,甚至还能让他们轻而易举之间,便置办下相当不菲的田产。
    固然,河套地区并不太适合种地。
    准确的说,是相较于开荒耕作,这片土地,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但没关系;
    刘荣愿意付出这么些许代价,拿出河套3-5个百分点的土地,来吸引天下人前往、定居。
    这,也正是博望城存在的意义。
    ——博望,望的从来都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北方,而是比北方、比匈奴更为遥远宏大的目标。
    秦时有言:六王毕,四海一。
    刘荣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华夏能再多出一句:游牧、农耕皆诸夏,罗马东叩称汉臣……
    “单于庭主力,难道还没有抵达高阙吗?”
    “怎么都过去了这么久,都还没动静?”
    博望城——或者说是还未建成,连雏形都不曾具备的博望城北‘城墙’外;
    榆侯栾布驻马而立,看着几里开外的大河南岸,依旧在往返巡视的汉军将士,眉头只紧紧皱在了一起。
    在栾布身侧,弓高侯韩颓当、江都王刘非等众人,也都是一副不甚其解,却又忧心忡忡的表情,目光齐齐锁定在遥远的大河沿岸。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军臣老贼,究竟是在盘算什么?”
    作为在草原土生土长的降将,或者说是华夏历史第一位留学生,韩颓当对匈奴人,或者说是草原游牧民族的脾性,可谓是了若指掌。
    ——韩颓当归降汉室时,尚还是太宗孝文皇帝早年,距今已有三十多年。
    作为韩王部的小王子,韩颓当自然见过上一代老上稽粥单于,并相当了解其秉性。
    而如今的军臣单于,韩颓当最后一次见到的时候,军臣还是个骑着小马驹,整日与酒色为伍的纨绔左贤王。
    对于军臣——尤其是成年后的军臣,韩颓当的了解十分有限。
    但再怎么有限,韩颓当也能从如今的状况当中,闻到一股极为浓烈的危险气息。
    ——时间,已经来到了天子荣新元元年,秋九月末。
    再过几日,便是岁首新年。
    距离汉军推算的单于庭主力抵达日期:九月十五,已经过去了十多日;
    但高阙至今为止,都没有产生丝毫变化。
    按理来说,单于庭主力在代北猛攻马邑,突闻河套易手,必定会马不停蹄的飞驰回援。
    从程不识弃守马邑,诱敌深入之计未能成行,也能侧面印证这一点。
    ——为了回援河套,军臣连跨过马邑、踏足雁门郡的天赐良机,都已经全然顾不上了!
    这就很奇怪了。既然军臣在代北、在马邑接到河套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坚决回援的决定,那之后的行军速度,必然会提升到匈奴骑兵部队的极限!
    即:一人三马,轮换骑乘,饿了在马上吃,累了在马上歇;
    只无论如何,不得有片刻停止回援的脚步!
    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那早在秋九月十日左右,单于庭主力就应该抵达高阙。
    至于九月十五的推断日期,则是汉军以最乐观的状态,以匈奴单于庭主力白昼赶路、黑夜休息作为条件推断的。
    这,已经是汉军最乐观、匈奴人速度最慢的回援速度了。
    只要还骑着马,而非腿儿着来,匈奴人再怎么慢,也不该在九月十六日清晨,都未能抵达高阙。
    所以,汉军自栾布以下,皆一致认为:最晚在九月十五日晚间,军臣率领的单于庭主力,就已经回援抵达高阙。
    然后,就是过去这十几日的诡异沉寂。
    ——没动作啊!
    高阙一如往常,之前该怎么样就还怎么样,城楼上的匈奴兵卒,该是哪些人就还是哪些人;
    ‘必然抵达’的单于庭主力,非但没有让高阙表露出战略姿态的转变,甚至都没有表露出自己的存在!
    就好像单于庭主力,压根儿就不曾抵达高阙——至少是没有万人以上的大队人马抵达。
    这就急坏了栾布在内的一众老将,老想做点什么,却又偏偏什么都做不得。
    提问:什么样的刽子手,最令死刑犯感到恐惧?
    答:并非那些干脆利落,手起刀落的痛快人;
    而是那些只高举着刀,让犯人一直惹受精神折磨,却迟迟不愿落下砍刀的老阴掰。
    人类从来都不恐惧已经到来的危险,而是会更恐惧必定会到来,却始终未到来的危险。
    ——刀子,永远是悬在头顶上的最吓人,而非砍在脖子上的。
    现在的汉军众将,便是类似的状态……
    “实在不行,就让遂营再架几座桥,直接打上高阙!”
    “打不打得下来且不说,起码能知道高阙内,究竟是个什么光景。”
    “——若那军臣老贼在高阙,我大军倾巢而出,强攻高阙,军臣老儿必定会惊惧交加,加兵驻守高阙。”
    “若不在,那我等即便攻不下高阙,也总是能抓几条舌头,好生盘问一番?”
    漫长的沉默之后,终还是江都王刘非,年轻气盛沉不住气,满是烦躁的发起了牢骚。
    见众人齐齐望向自己,刘非却也并未表露出丝毫尴尬之色,只愤愤不平的继续说道:“难不成,还真要这么等下去?”
    “——明知他军臣不怀好意,且手握重兵环伺在外,却根本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甚至有可能,我们连他在哪儿、从何处发难都不知晓。”
    “与其这般熬着,还不如主动出击……”
    听到这里,大家伙心中自也是了然。
    ——江都王殿下,这是忍受不了这种暗刃悬于头顶的精神折磨,这才发起了牢骚。
    至于刘非所提议的‘强攻高阙’,在众人——尤其是栾布看来,基本上是完全没有可行性的。
    秦关高阙原本的意义,就是在河套外、在大河对岸,为秦军留下一处墙头堡,以免大河对岸完全脱离秦军控制,导致秦军无法轻易渡河背上,踏足幕南。
    也就是说高阙,其实防的并不是隔大河相望的河南地,而是防北面的草原幕南地区。
    可如今的高阙,却成了匈奴人在河套北侧,阻隔汉军北出河套,渡过大河、踏足幕南的屏障。
    尤其再加上以大河作为护城河,更是将高阙的战略意义,提高到了函谷关那样的要塞、雄关的程度。
    ——函谷关,肩负汉家的基本盘:关中的安稳;
    而高阙,则肩负着匈奴人的大本营:幕南的安全。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攻夺高阙,对于汉家上下君臣、将帅的诱惑力,其实并不亚于夺取河南地。
    但某个东西的诱惑力足够大,往往恰恰是因为得到他的难度,与其本身具备的诱惑力,呈几何式上升的正相关联。
    打下高阙,好不好?
    当然好了!
    只要掌握高阙,那汉家就算是在幕南地区,有了一处比云中都还坚固的桥头堡!
    是战是和,是进是退,全然由汉家说了算!
    若想打,汉军可以北渡大河而出朔方,以高阙为支点,向辽阔的幕南地区分散展开攻势;
    又或是对朝幕南地区的腹地:龙城方向进发,直接威胁匈奴的政治权利中心,撼动匈奴人在草原的统治根基!
    若想歇一歇,又或直接就是不打,有高阙在河对岸‘放哨’,朔方郡也就不必再担心北方方向的安全问题,可以安心种几年田,更或是专心处理一下西方的河西走廊。
    可高阙,好不好打呢?
    便从此刻,栾布一副看白痴般看向刘非的眼神,就不难得知:不好打。
    很特么不好打。
    以至于‘打高阙’这个提议,在栾布看来都显得有些可笑、哪怕这话是出自江都王刘非之口,栾布都忍不住面露鄙夷之色的程度。
    感受到栾布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那前所未有,且丝毫不加以掩饰的鄙夷,刘非尴尬之余,暗下也反应过来;
    ——过去这段时间,自己在将军们面前立下的‘知兵’人设,可以说是塌了个稀碎。
    却不料也正是在这时,弓高侯韩颓当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刘非,而后,又耐人寻味的看向老伙计:榆侯栾布。
    “我,倒是有些赞成江都王的提议……”
    嗯?
    什么情况?
    咋,弓高侯你也不知兵了?
    那可是高阙!
    以大河为护城河,秦关秦墙为工事主体的高阙!
    上下嘴皮子一碰,说的倒是轻松;
    真要动了兵,几万人的伤亡砸下去,怕是连高阙顶部的墙垛都摸不到!
    如是想着,众人不由自主的看向栾布,等着栾布对这个一眼弱智的方案,发表大家意料之中的评价。
    但在栾布的面色,也从最开始的愕然、不解,逐渐转变为若有所思,再到隐隐有所明悟、认可之时,大家伙直接亚麻呆住。
    完了……
    主将栾布,也傻掉了……
    (本章完)


同类推荐: 我妻如奴魔欲(更新至238章)夫妻日记我的爆乳巨臀专用肉便器恶人传皇嫂(H·强取豪夺)快穿之娇花难养重生之母女调教(未删节完本+外篇)